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 第226节(1 / 2)

加入书签

于是,她也不在校园闲逛了。跟这位大忙人高处长道别后,安华直接给陆主任打了电话过去。

“陆主任,有时间吗?”

陆主任在上次行业聚会过后,就没有跟安华见过面。安华这忽然给他打电话,倒是让他有点惊讶。

只是等他听完安华的话后,直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了。

“上次行业聚会上,你问我跟刘老板他们几个,有没有把握单独申请出口监管仓的运营权。那会儿,你是不是就知道后面我们省会有几家跨国物流商进驻?”

这个问题很重要。

山海市的出口监管仓计划就建四座。而且还不是一口气建的那种。而竞争对手安华本来是把目光看向全国的。哪里知道这会儿忽然冒出跨国物流商。要知道,在物流运输以及仓储方面,他们的经验在这些跨国物流商面前,简直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般。

“你是从哪里等到消息的?”陆主任听完安华的话,就知道她肯定从其他渠道探听到了消息。

安华:“这事儿我也是无意中知道的。”

“既然你听到风声,我也不瞒你了。这些跨国物流商是省对外贸易经济厅那边的工作。我也是因为涉及到本行业的缘故,被上级领导提醒了一下。”

得到这么一个确定的答案,安华却轻松不起来。

本来跟全国多家运输公司竞争监管仓的运营权,就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现在眼见着又有新的竞争对手涌入。还是不怎么熟悉的竞争对手。这种情况下,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束手束脚起来。

抱着这样的心里,她跟陆主任挂断了电话。然后,开始跟相熟的朋友、车老板以及她师父纪宏山都打了电话。电话的内容或多或少都跟这忽然冒出来竞争对手有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终于打听到。原来去三花省大学访问的那个学术代表团只是打个前哨。最重要的经济交流代表团还是后面没过来。等到这个经济代表团到来后,整个三花省估计会迎来新一轮外资投资热潮。

到时候,估摸着三花省所有经济相关行业的格局将会迎来大变化。而最先受到冲击的行业,将会是他们运输行业。

——

在这个学术交流团到达三花省,交流了一周后,安华就听说了三花省对外贸易经济厅跟两家o洲的老牌物流公司签订的投资协议。对方将在三花省省城开始建立第一家华国分公司。这就意味着,整个三花省的物流运输行业,将会迎来多方面的挑战。

这个消息传到了整个省的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一方面很好奇,怎么会有外国人跑到他们这里来建什么物流公司。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家竞争不过这些外国人。

许许多多的消息开始汇入安华这里。不过,她已经准备好在迎接挑战的同时,开始准备申请资料。

第一座出口监管仓库已经开始投建。而运营权相应的要求以及资质,已经公布了出来。

第191章

外来挑战

消息公布的时候, 安华正在南花市安全运输公司处理工作。

孙凯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从山海市出发, 跑到南海市给安华送文件。

看着手里头收到的文件, 安华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之前已经设想过这个出口监管仓库的门槛很高,但是安华没有想到居然会这么高。单单是注册资本这一点要求,直接把他们这些公司跟车队拦下了一大半。这还不算后面的其他硬件设施跟软件要求。

要真按照这份文件上的要求来筛选合作公司, 几乎全国扒拉下来,不超过二十家。虽然他们安全运输公司能够得上门槛。但是安华从这份文件从,嗅出了那么点不同寻常的气息。

“怎么样?你也觉得门槛很高对吧?”安华对面的孙凯直接问了出来。

这份文件一出来,已经把那什么o洲来的老外新闻给压下去了。现在外头满大街都在讨论这个事儿。行业内很多资深的老一辈,已经通过这份文件,解读出来许多信息。

“再高,咱们也得试试。”安华面上说得信心十足。实际上已经清楚, 这一次的申请, 很有可能会竞争不过其他公司。

“听说山海市那边, 最近也开始有外地运输公司过来活动了。是吗?”凌海洋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发表意见。

虽然他主要负责南花市这一块的业务, 但山海市那边的发展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凌海洋这一段时间,也开始分摊部分山海市那边的业务。

孙凯听到凌海洋的问话, 点点头:“对,来了好几家公司。也有咱们在外地的合作伙伴。”

运输公司在外省一般会有几家固定的合作伙伴。主要是为了分流部分需要经历长时间运输的货物压力。而安全运输公司在外省的合作伙伴里面, 只有一家离得近的过来参加这次竞争。

“别管其他先。咱们几个这两天把这份文件给吃透了。然后看看哪里不够格的, 修改修改, 争取把申请文件做得尽善尽美。”

“好!”

几人齐齐应是,大家开始行动起来,为了统一的目标而努力。

——

同一时间, 山海市这边也迎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客人。

山海码头的总经理办公室, 伍队长正在跟到访的高处长谈话。

“高处长, 怎么这个时候搞个招商引资?”

伍队长看着坐在对面慢悠悠喝茶的高处长,不太满意地说道。

最近整个山海市本来就是多事之秋。偏偏上个月,这姓高的就搞了个什么招商引资活动。而且这次主要引进的行业还是他们运输行业。这些人的到来,让整个山海市运输行业都震动了起来。

“怎么?伍总经理。这会儿给你们山海码头整点大物流商过来,不正好可以盘活这边的航运市场吗?”

o洲那边的大型物流商,可不止单单做些车辆运输。这种大型跨国物流商,是整条供应链都做下来的。除了没有自己的船只外,几乎可以承担货物在全球的全部流转。

这次,他特意趁着三花大学跟o洲那几家大学学术交流的空隙。牵线搭桥,好不容易招了那么两家有代表性的物流商进来。这些物流商进来后,一来是给整个省的这些运输公司看看,到底要怎么做一家合格的运输公司。二来则是为了盘活山海码头最近的情况。

山海码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这个码头一开始受困于海岸线的吃水深度问题,不能接受超大型货船的靠港。前面几年还好,但是这两年就开始遇到问题了。

国际上这两年,开始出现了超大型货轮。这些货轮需要的吃水深度太高,没有办法停靠在山海码头。这就是山海码头的局限所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