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2 / 2)
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所有人都在不断有新的收获。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骆恒打量过这里的每一个人,嘴角一翘,微微笑了起来。他表情里的疏懒完全消失,眼神也变得专注起来了。
他喜欢这种氛围,他也愿意为此做更多的事情!
…………
赵梁带着施工队到达,跟苏进进行沟通之后,很快投入了工作中。
苏进跟他一番交流,发现了他跟董春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明白了为什么他明明比董春年轻十来岁,却能领先一步,担任文安组“首席”工长的职位。
在传统建筑施工方面,赵梁的想法比董春先进多了。
他丝毫不排斥使用现代机械与现代设备,甚至还会主动去询问与学习一些相关问题。甚至,他本身的管理思路,都是相当先进的。
他要求施工队的工人规范化操作,强调安全,强调事前准备与流程的正确性。
而他施工队的这些工人,却又是跟董春那个有些类似,个个都有一套自己的拿手绝活。现代化管理与传统技艺相结合,让这支队伍先天就拥有了跟别人不同的水准。
赵梁他们对新东西接受得非常快,没一会儿,他就又叫来了三个老工人,分别是施工队下面小组的组长。他开门见山地道:“小苏,以后我们就听你的,你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他从一开始态度就很和气,但这时候,似乎又有了更多的不同。
骆恒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很明显这是因为赵梁对苏进认同与看重的程度加深了。先前他可能还有点应付差事的心态,而现在,他已经打算全力配合了。
承恩公府这样的大型古建筑,要修复起来非常复杂。
苏进一开始就打定了“修旧如旧”的主意,想要尽可能地保留这幢建筑原有的风貌。那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就是材料。
当年国公府改建的时候,是按照后邸的标准。所以,里面有一些材料、制式都是按皇后的标准来的。譬如紫檀木,在清朝后期普通人家不能使用,但皇家显然不在限制的范围内。
而在那时候,紫檀木就因为砍伐过甚,非常稀有了。类似这种地方的修复,想要找到同样的材料,不是件容易事。
但在另一些地方,这样的事情还可以做到的。
木料也好,石材也好,生漆也好,理想的古建筑修复,这些地方都要尽可能地还原,使用同种材料。
所以,古建筑修复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准备材料。
这些工作苏进在施工队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事实上,对于清朝末年这种规格的宅邸,苏进还是很熟的,里面会用到什么材料,他一早就有预计,也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得到。
但是一方面为了保密,另一方面也为了锻炼团队,苏进没有直接把结果拿出来,而是带着学生们利用平天机械的设备,进行勘查。同时,还引导他们去图书馆翻查资料,寻找这些材料的来历——这些工作,本来就是文物修复师应该做的。
骆恒带来的不止是一支施工队,还有国家调配过来的资金以及一些相关的许可证。
苏进把材料单交给他,骆恒立刻着手去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