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干休所(1 / 2)

加入书签

李冲觉得不可能的事,在春晚导演组内,却是得到了一致赞同。

第一次春晚是83年2月举办的,经过84年和85年两届,到86年2月的虎年春晚,不过是第四届而已。

因此,现在的春晚尚未披上厚重的甲衣,甚至尚未超脱大联欢的模式,舞台规模和成本,还及不上后世好一点的剧院。节目的挑选也不像是后世那样顾忌重重,以至于最终变成政治大舞台。

舞台和节目如此,选择观众的要求就更低了。

不过,今年的春晚导演组有意在观众互动的环节,做出一些改变,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杨锐带着爷爷的噱头,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按照原本的计划,86年的春晚是有一个老山前线回来的军人当场迎娶新娘,并由元老主婚的环节的,而在此之外,则是多个谜语和魔术串场,力图提升屏幕内外的交流。

“增加一个抗日老兵与青年科学家的爷孙对话,好像也挺好的。”嘱托李冲做询问的正是黄导演,他是希望能将之作为一个备选节目的,紧接着又道:“杨锐在世界范围内是很有名的,咱们今年不是准备同步做英语播出吗?海外华人说不定更熟悉杨锐一些,光是律博定,就是那个心脏病药的事情,国外不知道多少人给杨锐挂长生牌坊了。”

“要加也应该提前一些嘛,现在说,也太晚了些。”也有导演不喜欢惊喜,道:“咱们现在的节目都基本敲定了,突然增加,不合适。”

“只是串个场。”黄导看向对面的副导演,知道这位是支持串场的越多越好的。

副导演果然点头,道:“要是时间控制在一分钟,我觉得也可以。”

“和小提琴独奏的节目有点重复了吧。”旁边立刻又有反对意见。

“这怎么就重复了?”

“小提琴独奏是比较艺术性的,曲高和寡不是?青年科学家杨锐的话,要解释他的成果,是不是也挺复杂的?”

“解释什么?用不着解释。是让他们听小提琴,又不是让他们拉小提琴,青年科学家也是一样,又不是让他们做科学研究,就是看一下。”黄导说的来劲了,又加了一句:“杨锐获得的科学成就,是咱们国内近年来数一数二的,更难得的是,杨锐是咱们国内自己培养起来的科学家,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在咱们国内上的,他还是抗日老兵的后代,家还在农村,我觉得非常符合群众目前的精神需求。”

“我看未必。”另一边的周导本来是不说话的,听了黄导的后一句,反而道:“咱们国内目前对高等教育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是鼓励全国大学生都在国内学习吗?这不是开放,是倒退吧。”

说到此处,周导竟而站了起来,声情并茂的道:“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

顿了一下,周导道:“教育部《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的报告》就是在这个论断下形成的,当然,反对者不少,但是,事实证明,他们担心的留学生不回来,会不会太花钱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如今,时隔八年,已经有数万名留学生回国奉献了,咱们要在春节晚会上,表达出反对意见吗?”

周导响亮的反对声,将黄导手里的烟都给吓掉了,转瞬用指头将烟头捻灭,道:“周导,照你这么说,咱们国内出人才,还是禁止宣传的?你等等个,我手里有一份京城电视台给杨锐拍的纪录片,我放出来,你给判断一下,要是有政治问题,我明天就去砸了我们台长的办公室。”

央视本身就是由京城电视台改制的,在78年以前,是没有中央电视台这个名字的,就是北@京电视台,如今虽然改了,但在79年,重建的北@京电视台依旧与央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全国也没有多少正经的电视台,大家互相帮忙也是很自然的。

像是现在,黄导本身就是从京城电视台调过来帮忙的,所以才找李冲帮忙询问,周导的话,他也是立即做出了激烈的反应。

周导还真的不知道京城电视台有给杨锐拍纪录片的事,他本来就是老派人,不关心这些事,再者,纪录片本身就够小众的,谁没事会把纪录片都刷一遍啊。

当然,政治敏感的周导也知道,自己好像蹭到马蜂窝了。

脑子里转了一下,周导旋即道:“我没有反对杨锐串场,我是认为,咱们的表述方式一定要正确。”

等周导又说了两句后,黄导才吹吹手指头,刚才捻烟头有点受伤了。

“我看就先通知吧,到时候看看节目效果再说。”导演和了一把稀泥,观众在台下,演员在台上,台上台下的要求本来就不一样,差不多能过得去,他也不是特在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