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2)

加入书签

不过羞臊归羞臊,几个人看向春喜的小动作,可是没逃过林宝珠的双眼。

“夫人可不敢跟奴婢们提说黄礼,当心转天春喜得找您哭呢。”香茗忍着笑,屈膝说道,“前几日黄礼碰上打扮的如花似玉的春喜时候,一双眼都差点没等挪开,直瞅的春喜都羞怯的跟花骨朵似的了。”

被戳中了心思,春喜当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听到夫人并着几个人低笑时候,她更是红着脸颊假装要去撕香茗的嘴巴了。这般笑闹了一会儿,侧房的刘嬷嬷就抱了刚刚睡醒不停扭动着身子找娘的小少爷出来。

于是在一片喜气洋洋的热闹中,几个人欢喜的带着孩子出了屋。农家人讲究挪窝,就是在满月之后,当娘的要带了孩子换个地方住,去邪气。当然,也少不了让孩子在人前露露脸了。

满月酒席之上,赵老爷子帮着取了名字,言说“昂头冠三山,俯瞰旭日晟。”遂取名为晟瑾,寓意日光之下的美玉。

满月之后,张满囤就跟林宝珠商量着准备起身去京城了。毕竟他如今也是大周护国公而且还是手握兵权的护国公,纵然被帝王宠信,可当初却也只告假一个月,后来为了给媳妇养好身子,又让齐王世子帮着延请半月功夫。眼下,时间已然过了四十二天,怎么着也该动身了。

可要是让他自个走,只留媳妇在村里,他也是不乐意的。好容易才回来,总不能再摸不到媳妇。

对于回京城的事儿,林宝珠是无所谓的,左右孩子已然满月,而且天还未入寒冻时节,加之打京城而来的马车不光是华丽而且保暖舒适,所以要走也并非不可。只是眼下,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张记如今的发展越发顺遂兴盛,她腰包的银子也不再是千两万两的事儿了,要日日数现银再去钱庄也确实不方便。

更重要的是,她发现村里许多打张记私塾出来的孩子,心中都有各自打算。可要是入了张记,一无非是入茶坊,二无非是入吃食作坊,又或者去管理铺子,确实是限制了不少人的发展。

这也是为何河滩地那边比茶坊跟吃食作坊更有生机更红火的缘由,不为别的,就因着河滩地她设的实验区能任凭村中的人去按着想法干,只要不危及律法跟张记的生存,且被张记几个管事儿同意下的,甭管怎么霍霍都是不受限制的。

所以在发现桃树湾人才济济但却因着发展受到阻碍时候,她可是琢磨了许久。好容易想了个大致的方向,自然要寻了几位管事儿细细商量一番。

林宝珠做生意,如今早已不再局限于茶坊了。而且眼下她的身价,也压根不用发愁银两的事儿,可关键是如何钱生钱,如何让张记的生意活起来,代代不息......

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林宝珠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仿照现代的银行做借贷款,前世时候上大学公共课有过接触。但因着不是自个的专业,所以并未太上心,也亏得在家里时候所有世家的子嗣为了能够跟世界接轨,为了不被社会的快速发展抛下,所以都要被额外加课,多多少少的她也有些自个的理解。

如今不管是徐掌柜还是李掌柜的,都是张记的一把手。加上石大勇,跟负责商队筹建的刘建山,还有王大奎跟刘铁锤,再加上各州城镇子上前来给东家小少爷上满月礼的掌柜的管事儿们,所以这次林宝珠召集开会,可是比以前热闹了不少。

大家伙儿都是见惯了世面的,就算有些是打农家院出去的,单是跟着张记干,那也是能压得住场,有些心思的。自然,听得东家夫人一提张记钱庄的事儿,众人在诧异之余都有些惊奇。

倒不是说觉得干不成,实在是夫人说的条条框框的章程,很是匪夷所思,但细细想下来却都是极其必要的。本来众人对夫人就很是信服,眼下更是佩服的很。

也亏得大家早就摸透了夫人的脾气,并没有假意奉承的,否则林宝珠怕是还会窘迫一会儿呢。要说都是她的智慧,那肯定是假的,不过是前世被逼着学那些东西时候,特聘的老师逼着她看了不少晋商跟白金帝国的视频。而后更是有个极其搞笑的综艺节目,变着法的将晋商的为商之道跟钱庄的经营之法。自然地,多少也真就被她拿来用了。

“只要是桃树湾的后生,若是有意自个闯荡或是做买卖,都可以优先在张记钱庄借款,且不收利息。只是生意若是做成了,张记自然也要分一杯羹......”林宝珠不是散财童子,要做善事的话,修路修房修缮慈善堂跟私塾让家家户户都有个好奔头。可却不能随意往外撒钱,若是一点都不付出或者没有压力,但凡有个坏了心眼的钻空子,借了张记的银子在外胡搞,一来二去的只怕就会乱了套。“张记要一成的利,用于建造私塾,延请先生或者建设村落跟慈善堂......”

顿了顿,她又笑着道:“以桃树湾为中心,向四周建设,只要有桃树湾外嫁闺女的地方,都可以列做张记要资助的地方。当然,主要的还是私塾跟慈善堂......这件事儿,事后徐掌柜跟李掌柜的两位大掌柜具体拿个章程,在寻个可靠的人专门负责管理。账房也按着老规矩办。”

因着张记的生意越来越大,所以李掌柜跟徐掌柜这两位深受林宝珠器重,且品性极好的掌柜,早已经不再只管着手头上的几间铺子了。如今,他们俩总管张记的生意,若是林宝珠跟大丫不在时候,可以自行做决定。

当然,赏罚分明,旁的掌柜的也可以监督。

两位掌柜的也都是好的,就算得了东家赋予的权限,也从未出过岔子,反倒是更加兢兢业业生怕累积东家名声。倒也不是没有铺子私下里用极好的条件挖两位走,甚至许诺的比张记更多,但两位掌柜的向来不做理会。

就算是对家里人,俩人也都常常感慨若无张记,就没有他们。并非他们对张记付出良多,反倒是张记成就了他们,所以他们也不能忘恩负义让人耻笑,自然要守着张记好生管理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