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册立太子(2 / 2)
逸王一手还抱着舞阳,小丫头追着蝴蝶去了,脸上红扑扑的,额头也生了汗水。
逸王一边走过来,一边笑道,“王妃与弟妹在聊些什么?”
逸王妃眸中羡慕的神色还没有完全消散,阮弗却笑道,“我们在聊大皇兄对皇嫂一片赤诚,令人羡慕呢。”
逸王挑了挑眉,已经走到逸王妃的身边,道,“弟妹在四弟面前说这话,莫非是暗中隐喻四弟做的还不够好么?”
阮弗看了一眼玉无玦才笑道,“皇兄,在别人夫妻面前挑拨别人感情,可不是一件厚道之事。”
逸王忙道,“弟妹可别如此说皇兄,四儿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皇兄还想安安全全带着王妃和舞阳回府呢。”
阮弗微微一笑,玉无玦轻哼一声看了一眼逸王,不欢迎之意显而易见。
逸王也不再打趣两人,揽着逸王妃,牵着舞阳的手便出去了。
花园里只剩下阮弗和玉无玦,玉无玦道,“累不累?”
阮弗摇了摇头,“与皇兄说了什么?”
玉无玦笑了笑,“没什么大事,一些天玄军接下来几年演练的事儿,还有追踪高车族残余势力,不过都不是什么大事,你不要操心。”
阮弗也从善如流的点头,“好。”
玉无玦看着她清丽的面容,眸色渐深,捏着她的下巴,道,“羡慕皇兄和大皇嫂?”
阮弗痴痴笑了两声,“我就这么说,你还真信了?我何须羡慕别人,我已经有一个最好的你。”
玉无玦眸中光芒更盛,手指抚了抚阮弗的唇瓣,“今日吃了糖?”否则怎么连话都这么甜了?
阮弗笑道,“的确是吃了糖,嬷嬷做的甜汤,太甜了。”
这几日,因着怀孕的关系,她的口味一而再再而三改变,如今嗜甜,玉无玦是知道的。
玉无玦慢慢靠近她,“很甜?我尝尝?”
阮弗哪里不懂他要做什么,眼神微闪,轻声道,“这是在花园呢?”
“不会有人进来。”玉无玦声音模糊,已经尝到了她口中尚未消失的甜汤的味道,的确很甜很甜。
而晋王府外,逸王夫妇等人进了马车之后,舞阳大约是玩累了,没一会儿便在逸王妃的怀中睡了过去。
逸王见此,伸手接过舞阳道,“太重了,我来抱着。”
逸王妃失笑,她是习武之人,舞阳这点重量对她而言,算什么?
不过却拿着帕子擦了擦女儿的额头,道,“本来想顺道去靳云府上看看晋安的,如今舞阳睡着了,只好改日再去了,晋安生了一个女儿,前些日子太忙,我都还没有见过,听说孩子刚刚出生,宁阳姑姑便说与晋安小时候长得七八成像。”
不难听出逸王妃语气里的羡慕。
逸王将舞阳小心放在马车里边的榻上,伸手揽过逸王妃,“我们也有舞阳,舞阳刚刚出生那会儿,长得也极为像你。”
逸王妃笑道,“如今倒是不像了?”
逸王无比诚恳地点头,“如今也像……”
逸王妃闻言轻叹了一口气。
逸王下巴却已经轻轻抵在了逸王妃的肩膀上,声音微沉,“竹儿,是我对不住你。”
逸王妃很快便明白他说的是什么,轻斥道,“又说这些话,你哪里有对不起我的地方?”
逸王模糊的嗯了一声,脸已埋在逸王妃的发丝后边,却是不出声了。
逸王妃轻轻拍了拍丈夫的肩膀,“我们现在已经很好了,有了舞阳,你待我这般我,我们一家人过得很好,我已是很满足了,那些过去的事情虽是留了一些遗憾,不过也早已过去了,我们都不要耿耿于怀了好么?”
逸王久久不作声,良久之后,才发出了一个闷闷的声音,“好。”
逸王妃微微一笑,靠在了丈夫的怀中。
这一生,有深爱自己的丈夫,有一个乖巧的女儿,便已经足够了。
三日之后,百官上朝。
这一日,在尚开朝以前,对于百官而言,依旧是一个平常的日子。
百官在早朝上照例上奏,夏日到来,南方的防洪赈灾之事要开始筹备,而夏收的事情也要开始准备,除此之外,惯例的朝会,在辰时之后,渐渐走向结束。
安成站在元昌帝的身边,笑眯眯道,“诸卿可还有要事启奏?”
事情奏送完毕,往常也从来不会有安成主动问这么一句话的时候,但是,这一次安成却问了出来,百官面面相觑,不知陛下可是有什么要事要吩咐。
却还是纷纷摇了摇头。
元昌帝见此,扫了一眼底下的几个儿子,还有眸中带了些许疑惑的百官们,道,“既然诸卿无事启奏,那朕便说一说一些事情。”
玉无玦在下边,闻言忽然微微抬眸看向了元昌帝。
元昌帝的视线也正好放在他的身上,只是一眼,便继续道,“自朕登基以来,如今已是二十多年,期间大风大浪,辰国也几经浮沉,二十年社稷,并非一桩一件都能做到让百姓全身心满意,这些年,辰国经历了大乱,也成就了大治,辰国由中原十国之一,成为如今中原强国之首,由二三十年前尚有的贫弱困境,成为如今中原诸国不敢缨我锋芒的大国,是诸位爱卿的努力,是百姓的福气,也是朕的福气。”
百官赶忙道,“微臣不敢,陛下圣命,功在社稷。”
元昌帝却是摇了摇头,“然而,朕即便做了诸多对辰国有益之事,但近一年以来,朕仍旧是觉得愧对列祖列宗,今年二月,宣王逼宫,不到半年的时间,肃王和怀王联合兵马,与异族勾结,再次逼宫,造成朝廷震荡,实乃朕之罪过。”
百官闻言,已是惶恐不已,便是几位皇子也纷纷跪下,“人心之变,非陛下之罪。”
元昌帝摆了摆手,“不到半年时间,辰国便经此大变,造成朝堂两翻混乱,朕思虑多日,几番反省,认为,实乃国无诸君,诸王争乱所致,经朕思前想后,为杜绝日后再发生此事,当为国立下诸君,册立太子!”
册立太子?百官震惊地看着元昌帝,实在是料不到元昌帝会在如此一个平凡的早朝上确定立太子之事。
便是玉无玦也微微皱眉看向元昌帝。
元昌帝脸色却严肃了许多,道,“诸君既定,便可减少纷争,如今,在朝的诸子,皇长子逸王乃天玄军统领,守护辰国北线边界,为辰国立下汗马功劳,皇三子清王,民间诸评皆善,皇六子济王,忠心耿耿,有朕左膀右臂之能,皇十二子,近年历练,皆有所长,可堪为栋梁之才,以上诸王,皆有栋梁之才。然则,皇四子晋王,乃皇后所生,乃朕唯一嫡子,惊才艳艳,冠绝天下,多年来,兢兢业业,四海八方,皆是功业,收服大周,征战楚州,于辰国功在千秋,朕经思虑,决定立皇四子晋王玉无玦为太子。”
说罢,安成已经拿出一份明黄圣旨,看了一眼下边的百官,高声念道,“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皇四子晋王玉无玦,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总机衡,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膺守器。可立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百官高呼,“陛下圣明。”
玉无玦跪在大殿之中,沉声道,“儿臣领旨。”
元昌帝点了点头,在安成宣读圣旨的时候,已经有宫人端着托盘出来,其中一个托盘放着属于太子的印鉴,另一个托盘放着属于太子的金冠。
元昌帝走下来,亲自拿起了属于太子的金冠,走到跪在大殿中的玉无玦的身前,替他将金冠带上。
而后,他才看着玉无玦和百官道,“都起来吧。”
百官起来,却又重新对着玉无玦跪下,“见过太子殿下,太子千岁。”
玉无玦站在元昌帝的身边,看着百官行礼,声音不见波澜,“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