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建议(2 / 2)

加入书签

林贤良却不觉得有什么,反正整个村子人人都有海外亲戚,不种地还可以靠外面人寄回来的钱过日子嘛,总之饿不死的。

苏华年一路走一路看,心里越来越沉重,看着宗亲们因为穷苦而变得麻木的眼睛,他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该怎么做。

“苏老先生,清口村的情况您也看到了,如果不靠着海外亲戚的接济,村民们的生活根本过不下去,但是依靠别人永远不可能是长久之计,您会念着亲戚情分给他们寄钱,到了您子孙那一代可就未必会认这些素未谋面毫无感情的远亲了,到时候他们怎么办?继续下南洋谋生吗?恐怕现在也没有你们那个年代的机遇了。”刘好好看着苏华年认真地说。

苏华年沉重地点了点头,“是啊,我原以为只要多寄一些钱,就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是我想错了,就算建了楼房又怎么样,看上去体面,其实还是一样挨穷受苦。”

“长福县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地少,这不是一个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如果它能从农业县转化为工业县,它的贫困问题就能得到彻底解决,说到底就是一个转型升级的问题。”

“哦?”苏华年猛地抬头望向刘好好,他终于知道的她的目的了。

“只有在长福县多建工厂,才能让这里摆脱贫困,”刘好好诚恳而坦率地看着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福县穷,是因为这里没有更多赚钱的营生,没能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海外华侨寄回来的钱只能让他们富裕一时,等情分耗光了,还是会继续穷下去。建工厂吸收这里的剩余劳动力,不仅人工成本低,投资者能够获利,而且也能解决就业问题,让那些闲在家里的人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我们长福县的土地拿来耕种,没办法让大家吃饱饭,但是如果拿来建工厂,却能养活许多人,而且我们的海岸线长,拥有天然良港,只要加以建设,说不定能成为国际大港,到时候别说是工厂了,甚至可以建成一个工业区,长福县那样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苏华年沉默了许久,才哑着声音开口,“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苏家的三个儿子倒是挺赞同刘好好的提议,与其不停地捐钱去填长福县这个无底洞,倒不如把要捐出去的钱拿来办工厂,就算其他方面的条件还有限制,并没有刘好好说的这么好,便宜的人工这一点就足够他们赚到钱了,就算赚的钱不多,也总比只出不进地给长福县输血的好吧。

“爸爸,我觉得那个刘副县长说的挺有道理的,就算我们往家乡捐一个亿都改变不了这里的贫穷,还不如试着办工厂,说不定会有效果。”

“对啊,爸爸,我们试试看吧,你看村子里那么多年轻人都闲在家里,建工厂把他们吸纳进去,他们有活干能赚钱养家,我们也有钱赚。”

三个素来意见向左的儿子,这次出奇地意见统一。

苏华年知道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他这样犹豫不决不是因为其他,而是——

“我不想被人戳着脊梁骨骂资本家,我不想赚乡亲们的钱。”苏华年皱眉,他在南洋的生意很大,根本不缺这些钱,如果来这里办工厂了,那他就不是一个回报家乡的慈善家,而成了一个剥削乡亲的资本家,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