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加入书签

近日正明殿议事常常议到夜色深重之时。

昭和帝年幼,坐在正中的紫檀列屏云纹宝座上,不住的瞌睡,直到旁边的小太监轻轻将他唤醒,他眼睛半睁未睁的就见议事的众臣跪首告退了。

萧玠担任右通政,负责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因本朝对宗室防备较重,萧玠并无权审看,只是负责受理各类奏疏。因近日河北雪灾之事,故通政使与左右通政便轮值守着,便是怕摄政王突然有事询问,直到正明殿议事毕,他们才能出宫。

今日便是轮到萧玠轮值,他心里一直记着之前那盒血燕,想寻个机会向摄政王道谢。虽说摄政王可能都已经忘记了,他却不能当作没发生过。只是摄政王近来一直忙着灾情之事,他也没有机会上前。今天便想着晚走片刻,等摄政王出来时或许能一遇。

他便放慢了步子,慢慢的走向御桥,却遇见了户部左侍郎姚广清,姚广清比他品级高些,他便先拱手微笑道:“姚大人。”

姚广清是清流,平日里与萧玠等宗亲接触不多,却也恭敬的回了礼,笑道:“听闻萧大人的公子也在白鹿洞书院进学?”

勋贵宗亲的子弟多出纨绔,极少有一心向学的,参加春秋两试之人更是寥寥。并非是宗亲都不求上进,而是皇家对宗亲的限制颇多,即便是寒窗苦读考中进士,最后也会因为宗亲的身份而被委任非重要职位。

而若是不参加科考,这些宗亲子弟也能通过萌荫在这些非重要职位上任职,故而宗亲参加考举的积极性很小。

萧玠笑了笑道:“犬子像他母亲,喜爱读书。”却没说对他有科考方面的期许。

姚广清便笑道:“听闻书院的鹤山先生常提起贵公子,说贵公子聪慧敏学,学问扎实,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萧玠沉默了一下,看姚广清笑意颇深,细想了想,难免有些震惊。姚广清跟他说这些做什么?姚广清不可能不知道宗亲在科举中的尴尬,而他仍然说承哥儿将来会有一番作为!姚广清在六部任职,接触摄政王的机会自然也多,莫不是他听到了什么风声,难不成新帝继位之后的两试要放宽对宗亲的限制?

他将冒汗的手心拢在袖中,对姚广清淡淡笑道:“承姚大人吉言。”

姚广清却不再谈及此事,两人便闲话着并肩而行。

萧玠自然不能抛下姚广清,说自己要等摄政王,便只好与他同行,心想只怕要再寻机会与摄政王道谢了。

下了御桥,两人正要拱手道别,就见两队侍卫从御桥上过来,领首的是都尉肖宴,两人皆是心中一惊,忙靠一侧站了。

又过了片刻,才见摄政王从桥上过来,夜色深重,御桥两侧点着绉纱宫灯,水雾沈沈,他穿着玄色金丝蟒袍,披着玄青色羽纱面鹤氅,他身材高大,嘴边带着淡淡笑意,眼神却犀利深沉。

姚广清和萧玠忙上前见礼,唤了声:“王爷!”

重渊停下来,笑道:“为国为民,两位大人辛苦了。”

两人忙道“不敢当!”

重渊看着萧玠道:“听闻萧大人的公子来年要参加乡试,萧大人教导严格,贵公子必然得中。”

姚广清闻言心中简直是惊涛骇浪,只不敢表现出来,深深的看了萧玠一眼,没想到这个萧玠竟然与摄政王有牵扯!

萧玠连忙称谢,又道:“下官听家母说王爷曾送小女一盒血燕,还未感谢王爷赏赐。”

重渊俊朗的脸上微有笑意,“不必。听闻过两日萧大人一家要去大恩寺上香,不知可否邀本王一同前往?”

萧玠惊骇非常,额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之前那一盒血燕,他还可以当作是一般赏赐,不去深究摄政王的用意。但如今……他不敢多想,恭敬道:“摄政王同往,是下官的荣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