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古武的精髓(1 / 2)

加入书签

“所谓‘古武’,相信你也在各种小说和科幻电影中看了不少,一提到‘古武’,人们往往会流露出两种态度,一部分人崇尚今不如古,越古老越好,越古老的神通威力就越强大;另一部分人却是嗤之以鼻,把老祖宗的东西全都丢进垃圾桶,认为‘古武’都是装神弄鬼的骗术。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之处,我们还是要全面、客观、辩证地来看待古武,首先给它一个科学的定义,究竟什么叫‘古武’,那就是‘洪荒时代,地球上灵气含量极高的环境下,原始人类依靠简陋工具和各种凶兽抗衡的搏杀之术’。

“明白了吧,古武之所以厉害,和‘古老’没关系,而是因为,它是一种‘高灵能环境’的搏杀术,它的所有技巧和特点,都基于‘地球上灵气含量极高’这个前提而诞生。

“自从洪荒时代结束,人类文明兴起,‘绝地天通’之后,就是灵气衰退的末法时代,灵气没有了啊,古武渐渐变成了屠龙之技,之后诞生的所有格斗术、搏杀术和武学理论,都是‘今武’,是‘低灵能环境’的攻防技巧,两者本无高下之分,无非环境不同,适者生存。

“今天,灵气复苏,地球上部分环境恶劣的地方,又有着朝原始蛮荒发展的趋势,我们从古武中汲取养分,用科学方法来提炼、加工和推演,令昔日最强大的搏杀之术重现人间,有什么问题?

“那么,所谓‘洪荒时代’大概是什么时期呢,‘绝地天通’的时间点,又在哪里呢?很显然,不太可能是两三千年前这么近,而是更加遥远的过去,是几万年前到几十万年前,这才够古老,够洪荒!

“从几十万年前到几万年前,在地质年代里是上新世晚期的更新世,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来说,就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在那个混沌蒙昧的年代,人类第一次在苍茫洪荒中爆发出文明之火,从早期的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一直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河姆渡人——这些原始人类,终日暴露在高灵能环境中,正是凭借灵气淬炼体魄,才能和无数洪荒凶兽抗衡,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创下‘恐怖直立猿’的偌大名号,所以,简单粗暴一句话,‘古武’就是原始人的武学,就是元谋人、山顶洞人和河姆渡人的武学!”

以上,都是曹大爷的原话。

听得楚歌一愣一愣,又有好多槽想吐,如鲠在喉,难受极了。

“古武圈子里,的确有很多虚无缥缈,值得商榷的说法,比方说,拿个太极拳,或者什么剑法就跑出来说这是古武,实际上太极拳也就三五百年历史,就算从根儿上,从太极图开始算,太极图乃是南宋陈抟所创,到今天撑死了也就一千年,一千年前的玩意儿,说是古武,合理吗?

“剑法的历史,当然比太极拳悠久,传说中轩辕黄帝时代就有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嘛,所以剑法算不算古武呢?依我说,还是不算的,因为我们有考证,东方出土最古老的宝剑,叫做‘早商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来自公元前十五世纪的商代早期,那也就不到四千年的历史,和太极拳比当然底蕴深厚,但是和河姆渡人的灿烂文化比,也算不了什么,就更别说和山顶洞人或者元谋人去比历史,比古老,比底蕴深厚了,四千年前,地球上的灵气已经处在大衰退阶段,也很少见到特别凶残暴虐的洪荒猛兽,剑法这时候才创造出来,怎么能继承到古武的精髓?

“既然咱们要练,就要练最古老,最正宗,最有底蕴的古武,也就是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和河姆渡人一路传承下来,新旧石器时代的洪荒搏杀之术,想想看,新旧石器时代,有‘石剑’吗?很少吧,最多也就是石斧和石刀,所以为什么神话传说里,只听过‘盘古斧’,却没听过‘盘古剑’呢,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当然,现在是法制社会,你又初学乍练,我不能让你抡着两把石斧满大街乱窜,所以咱们还是先从原始人的空手搏杀之术学起,那就是摔跤,大爷我的《金刚秘法》,就是糅合了几十万年前的洪荒时代,无数原始人和洪荒凶兽近身搏杀的精华于一身,最霸道的摔法!

“来,废话不多说了,过来,让大爷好好摔摔你!”

曹大爷把泡了枸杞子的茶叶沫子吹到一边,美滋滋喝了一口浓茶,把玻璃杯放到一边,活动筋骨,体内发出“噼噼啪啪”的爆响,笑嘻嘻朝楚歌招手。

那双挤在肥肉里的绿豆小眼,果然绽放出幽幽的荧光,真像是洪荒时代茹毛饮血,吃人肉都不带烧烤酱的原始人。

楚歌背后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不是,曹大爷,这么快就上手,咱不应该先讲点儿玄奥繁复的理论?”

“原始人才多少脑容量,玄奥繁复的理论,这个秘籍那个功法,还七十二个招式四百八十个变化,哪个原始人记得住?”

曹大爷瞪眼,“听好了,小子,真正的古武,没那么复杂的理论和花哨的招式,一个字,就是干!”

“不是,我体质弱,这几天在红盔训练基地已经被操练得半死不活,实在干不动。”楚歌弱弱地说。

“是男人,就不要说干不动!”

曹大爷主动走过来,摩拳擦掌,体内好像有两根骨头结婚,“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来就不停,“相信自己,你可以的,你这几天至少喝了三五十瓶基因药剂,比霸王龙还暴虐的力量都浓缩在体内,正好借助上古神通把郁结的药力化开,激发你的细胞潜能,你一定顶得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