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三位谋主(2 / 2)

加入书签

应声而至的是个年约四旬的中年,一袭青衫,身量中等,皮肤白暂,须发黑亮,双目极为有神,脸上总带着若有若无的淡淡笑意。中年人走过过,先向荀悦致礼,再向马悍行礼:“议郎荀攸,拜见将军。”

马悍这一路走来,笑脸相迎而拜的人实在太多了,早麻木了。听到对方的介绍,只是下意识礼节性点头,过后才省过味来,失惊道:“你是……荀……呃,荀公达?”

荀攸在三国可是鼎鼎大名的人物,顶级谋士之一,马悍岂能不知,骤然得知这位大能站在自己面前,差点脱口而出叫出人家的姓名,那可就失礼至极了。

荀攸尚未说话,荀悦便已大笑:“马君也听说了陈长文的点评么?”

陈长文便是陈群,他曾评议荀氏当代俊杰,有“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无对”之语。

马悍微笑,他当然不是因为陈群的什么点评才对荀攸另眼相看,否则,岂非是更重视荀悦(仲豫)了。实际上,荀门才俊中,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只有一个荀文若与一个荀公达。

看到眼前的荀攸,马悍很自然就联想起另一位与之一时瑜亮的荀彧。从辈份上说,荀彧是荀攸的小叔,有趣的是,身为叔叔的荀彧,年纪居然比侄儿荀攸还小六岁,真的是小叔老侄。

马悍记得荀悦曾说过他这位老侄赴任蜀郡太守途中,受阻而无法前行,滞留荆州。当时马悍曾请荀悦修书一封,请荀攸回雒阳任职。此后军务繁忙,就把这事忘了。没想到,荀悦居然把事办成了。

如果马悍知道历史上荀攸是如何为曹操效力的,也就不会奇怪了。历史上曹操奉天子之后,荀彧立即修书一封,请荀攸前来。荀攸当正困于荆州,接到小叔书信后,二话不说,打点行装,立马回程。荀攸如此干脆,一半是冲着曹操,一半是冲他身后的那棵大树——献帝。

有了天子,代表中央,名正言顺,这才是荀攸投奔的真实原因。

眼下背靠大树的是马悍,论雄才大略,亦未输于曹操多少。如此人物,荀攸来投,再正常不过。

马悍眯眼笑了,冲荀攸行礼:“下朝后,请公达到府上一叙,万勿推辞。”

荀攸洒然还礼:“敢不从命?”

这时云板响起,钟磬长鸣,朝会开始了。

马悍虽忙于军务,但只要人在雒阳,从不耽误上朝。他的位置在天子之下,与三公并列,辟有专席。

当马悍安坐于席之后,看到了对面下首的独坐专席——御史中丞钟繇。

四目相交,双方点头致意,目光淡漠。

马悍与钟繇也是素识,钟繇亦是当初随天子东归的随行百官之一。在马悍的印象里,钟繇好像是位书法大家,别的就不太清楚了,所以对此人也不是太关注。没想到这人官运不赖,居然坐到了御史中丞这可与尚书令、司隶校尉平起平坐的“三独坐”之雄职。

在马悍收到的雒阳朝堂情报里,反对龙狼军出关最激烈者,就是这位御史中丞。至于原因么,贾诩在情报分析中认为,一是钟繇对曹操很有好感,认为此人有雄才,与别的诸侯不一样;二是钟繇与荀彧俱为颖川乡党,两家世代交好,交情非比寻常,极有可能是应荀彧的请求。

马悍感觉或许今日朝会将有一场激辩,不过,曹操入侵河内,倒给了他一个突破口。相信这一次,无人敢阻止他出兵。

随着云磬响起,一排手持戟铖的金甲武士鱼贯而出,立于大殿两侧;随后是八名手捧各种印玺符宝的内侍,立于丹墀之下;再后面是手持玉如意、白尾麈的引导使,恭立于帝榻两侧。

最后出场的,才是天子刘协。

时隔小半载,马悍再见到这位小舅子时,差点认不出了。

原本尖瘦的脸蛋,变成圆鼓鼓的,面色红润,双目放光,神采奕奕,说话声音特别响亮,甚至带着点嘶喊……

看上去气色很不错,但总感觉有些不对劲:脸蛋滚圆,但失之虚胖;面色红润,却过于油腻;双目放光,但眼神飘忽;神采奕奕,却过于亢奋;声音响亮,唯中气不足;尤其那股尖锐嘶声,好似聋子说话时,怕旁人听不清,所以特别大声的感觉。

马悍无语,这修仙就修成这样?(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