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酒话(2 / 2)
“若不然,城里有不少富商,咱们可以上门去找他们问问,他们的银子究竟是耍奸钻营骗来的,还是辛辛苦苦,踏踏实实做生意一分分挣的。只要是靠自己的辛苦挣来的银子,那便花的心安理得。——公子你还是留些口德。不要用是不是商人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人都是爹娘养的,谁生下来就比别人高贵吗?须知莫欺少年穷,山不转水转,昔日低人一等,转眼就会成为人上人,这样的事例多如牛毛。公子饱读诗书,就不需要老汉给你指点了吧。”
这几句话说的夹枪带棒,把那个书生说的面红耳赤,瞪眼正要反驳,茶博士也冷冷的说了几句:“正是,你可不能拿着筷子吃肉,撂下碗骂娘啊。杨捕头家中就算有钱,那也是仗义疏财的英雄好汉。家中名门望族,在宫里做皂吏的并非没有,据我所知,开封府的捕头是个女的,她的父亲可就是包拯包青天,她算不得名门之后吗?她为何又能在六扇门做捕头呢?”
茶博士在茶馆里跑前跑后,听的那些茶客天南海北的说了不少事情,其中就有这件事,当下便作为一个事例说了出来,顿时便让那书生哑口无言。
如果说琵琶老汉的话他还能据理力争,而茶博士摆出来的事例他也听说过,就无法分辨了。
包拯包青天的名头享誉天下,那可是朝中顶尖的高官,他的女儿也在衙门当捕头,有这个事例便可以否定他先前的推断,认为只有奸商为了给自己粉饰奸商的嘴脸,才让家中子弟到衙门做衙役。
他讪讪的笑了笑,刚想说两句自嘲的话,黄大嫂便也立刻说道:“我说张公子,你这话可着实没法让人夸你。你读书人应该知书达理,怎么学的跟那些嚼人耳根的妇人一样尖酸刻薄,嘴巴没个把门的,想啥说啥那可不成。大家同一个屋檐下,住在一起,相互照应帮衬才是道理,怎么能窝里斗呢?”
“我,我没说什么呀。”
苏三娘说道:“你还没说什么,你刚才那话就算那些嚼舌根的妇人也是说不出来的。偏你还是读圣贤书的人,对人怎么这么就不友善?”
书生一看自己犯了众怒,讪讪的正要出言解释,卓然却先说了:“实际上他没说错,我祖上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不过说实话也没做过什么生意。到我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养家糊口都成问题,不得已,我这才四处漂泊出来挣口饭吃,家里少个人就少双筷子,我还能挣点钱时时托人捎回去,接济家用。所以公子说对了一部分,我家境贫寒,但是却不是为了粉饰行商嘴脸,因为我家人都还是很善良的,这一点公子没说对。”
张公子刚开始听卓然夸他说对了,还颇有几分得意,可是后来见卓然坦诚的把家里的情况说了,而且说他家道中落,靠他在外面做事接济家用,顿时颇有几分同情,也就更加为刚才自己尖酸刻薄的话觉得有些惭愧了,便拱手说道:“原来如此,刚才是我胡说八道,还请兄台见谅。”
卓然拱了拱手说:“不妨事。”
张书生又红着脸接着说:“杨捕头挑起家中重担,却还能拿出钱来让我们置办酒宴,请我们吃喝,真是仗义疏财,更为难得。想那些家财万贯之人,也有很多子弟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像杨兄弟这样,家中并不富裕,却还能拿出钱来替唱曲的老人家出药钱付房钱,这才是读书人最为崇尚的仁义君子,令人佩服。”
眼见他先是告了罪,又连连夸赞卓然,几个女子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
黄大嫂却是认定了卓然这不是真话,因为她知道卓然实际上并不缺钱,如果他家真像他所说的这种情况,那也应该是以前,而现在,这位捕头应该是有来钱的门道,挣了不少钱,而他的家人绝对没有以往那般清贫了。
听到卓然说起家事,言语间并没有夸张或者虚构的样子,黄大嫂便断定他说的是真的,若是如此,那反倒让她放轻松了些。毕竟卓然家也是先贫穷后富贵,这种人不像那种祖宗八代都是大富大贵之人那般强势。
先贫穷后富贵的人也能体会贫穷人家。更何况自己家也算不得贫穷了,还有这么一座宅院可以出租挣钱呢,也算是个小康之家了,如此一来,两家这地位似乎又拉近了一些,这让黄大嫂心中更是高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