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这家伙好毒(1 / 2)

加入书签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无故掉馅饼,付出才会有回报。

这个道理,有的人懂,有的人不懂,有的人明明懂却装作不懂,心安理得的去拿回报,却不考虑付出的问题。

这个世界,很残酷,不会因为你懂就没了规矩,更不会因为你不懂而改变规则。

农民军中就是这样,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加入农民军就可以天天吃饱,什么都不用付出,但是,后面,农民军领袖又或者说残酷的现实都会告诉他们,吃饱饭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管是杀贪官,杀土豪,还是杀皇亲国戚,都要去攻城略地,人家不会伸长脖子,送上来给你杀,而且,杀了之后,还要面对官兵的围剿,这些,都是代价。

有的人运气好,付出的只是勇气和体力,又或者身体的伤害;

有的人运气不好,那么,他就必须付出生命。

农民起义至今也有六年了,一开始,甚至有的农民军的领袖都没有意识到要付出才会有回报,或者他们知道,却刻意回避这个问题,所以,很多农民军领袖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六年过去了,这些农民军领袖都明白了这个道理,要回报,就必须有付出,我们冒着凌迟处死,诛灭九族的危险造反,下面人天天躺着吃现成的可能吗?

这个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攻城掠地或者面对官兵围剿的时候,这些农民军领袖都相当的严厉,手下人不管是面对防守严密的城墙还是面对装备精良的官兵,都必须听命令,冲上去,不听命令,或者临阵逃脱者,斩!

这也是农民军战斗力越来越强大的一个原因,一开始,并没有这个纪律,官兵来了,大家就一哄而散,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可言,到后面,越来越多的农民军领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之后,他们的后继者们就变得越来越严厉,不听命令,临阵逃脱,这是要我的命吗,我先要了你们的命!

督战队这会儿已经成为各路农民军的标配,不听指挥的,或者临阵脱逃的基本上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所以,农民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并不是说他的个人能力提升了,而是因为他们作战纪律提升了,说他们被逼无奈也好,说他们悍不畏死也罢,总之,这个时候,农民军并不会因为一点点挫折而溃败,更不会因为死几个人而后退。

张斌在望远镜中看着那些脸带侥幸、希冀、无奈、绝望,甚至是疯狂的农民军士卒,微微叹息了一声,随即下令道:“火枪手准备。”

“哗啦”一声,足有上千戚家军将士举着火枪走上前,整整齐齐的趴在箭垛中间的空隙处。

这时候,抬着梯子的农民军已经冲到离城墙百步左右的位置,张斌大手一挥,果断下令道:“瞄准射击。”

“啪啪啪”,城墙上顿时响起密集的枪声,下面抬着楼梯的农民军顿时如同割麦子一样的倒下去,头顶有炮弹,前方有子弹,身边的人不断倒下,但是,攻城的农民军将士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或者说,他们压根就不敢停下脚步,只能一个劲的往前冲。

在疯狂的喊杀声中付出了将近五千人伤亡的代价之后,终于有人冲到城墙跟前了!

“啪啪啪”,一架架楼梯搭上城墙,农民军拼命的向城墙上拥来。

张斌毫不犹豫的下令道:“火枪手退后,倒热油。”

火枪手瞬间退后,一盆盆烧滚的热油立马顺着楼梯倾盆而下。

无数农民军步卒被烫的从楼梯上掉下去,城墙下面顿时响起一片凄厉的惨叫声。

但是,后面的农民军步卒仍然不要命的往上涌来,就仿佛没有听到同伴的惨呼声一般。

张斌皱了皱眉头,随即下令道:“点火!”

一根根烧的红旺旺的干柴丢下去,第一批靠上城墙的楼梯都燃起了大火,连带刚被泼了一声热油的农民军步卒也被点着了,城墙下面顿时一片火海。

这个时候,后面农民军步卒竟然还是不管不顾,又架起楼梯前赴后继的冲上来。

张斌咬牙下令道:“下檑木。”

一根根巨大的圆木顺着楼梯滚下去,楼梯上的农民军步卒顿时如同下饺子般的掉下去,城墙下的火势更旺了。

此时,攻城的一万步卒仅余两成左右,督阵的王自用和张献忠相互看了一眼,终于同时下令道:“鸣金,收兵。”

“哐哐哐哐哐”,一阵铜锣声响起,攻城的步卒顿时如同潮水般的往后退去,比冲上来的速度还要快,甚至,原本在地上打滚的伤兵也奇迹般的站起来,撒开脚丫子,往回跑去。

第一次试探性攻城就这样结束了,农民军可谓损失惨重,光是阵亡的就不下三千,受伤的更是将近五成,戚家军这边倒没什么伤亡,人家纯粹就是来试探的,除了爬城墙并没有施展其他战术,这城墙都没爬上来,自然伤不到上面的戚家军将士。

张斌对这一时期农民军的战力倒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是被逼的“悍不畏死”,但是,由于装备太差,这种悍不畏死几乎和送死没什么区别,在火枪和火炮面前,普通的农民军几乎没什么威胁,就是不知道他们主力登场会是个什么样子。

当然,这个没什么威胁是相对的,双方人数的差距也要考虑,如果他们不顾一切,拿人命来堆,这大名城守不守的住还真未可知,要知道,历史上,明末第一猛将曹文诏都被围殴至死,再厉害也架不住人多啊!

农民军会不顾一切拿人命来堆吗?

硝烟散尽,偃旗息鼓,农民军各路首领齐聚离城十里左右的一个村庄中。

这个时候村子自然早已被他们占领,地主乡绅也被拖出去砍了,他们围坐在地主家的大院里,又开始商议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