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让他们争斗(2 / 2)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处理器内叠加的指令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庞大。各个公司、各种领域、各个用户都试图将自己设计的指令加入处理器,方便他们使用。
而计算机运用范围的扩大,又加了这种行为的快增殖。每一条新指令都要设计一个专用的电路,处理器在快新增的新指令堆积下,渐渐开始变得不堪承受。
一方面微处理器承受不了太多的指令堆积,运行度就此大幅度劣化,另一方面里面不少的指令用户根本用不上,每个用户只能用到其很少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微处理器80%的运算实际是由20%的电路所完成的。这也意味着,一块处理器有80%的电路大多数时候是处于闲置状态,只在很少的情况下被调用。
大量闲置的电路,时刻处于充电状态,能量的消耗、电路散发出的热量、对相邻电路的干扰,反而降低了处理器的运算效率。
于是,有人开始将已经臃肿不堪的指令大幅削减,只保留其最核心的十几条指令就足以完成基本运算,其余的指令通过软件来实现,让计算机发挥最高使用效率。因为头痛无效命令的浪费资源,很多人开始认同这种微处理器构架,但也有人迷恋那种复杂构架的微处理器。
尝到争论甜头的郭拙诚继续引领大家争论:“下面请各位发表一下看法,在我们研制的计算机该采取微处理器的哪一种体系构架呢?”
果然如他所料,在涉及到确定将研制计算机的微处理器时,两种构架的微处理器都有自己的拥趸,他们一改刚才认真听郭拙诚分析的样子,开始争吵起来。
王牧浪旗帜鲜明地说道:“我主张用之前的微处理器。所谓的精简型与复杂型,是你们人为定义的,给原来的微处理器强加上一个带贬义的词——复杂。我倒认为应该用全面、稳定、成熟等等褒义词来定义原来的微处理器。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就是你们嘴里说的复杂架构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很多指令拿来就可以调用,为什么非得用软件来实现呢?如果说指令太多,我们能用上的很少,势必造成硬件浪费,这是一个不容掩盖的缺点,但相对软件解决这些问题而言,它调用更容易,运算更可靠,性能更稳定。加上我们开发的是家用计算机,微处理器的部分硬件浪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各位想想,一个家庭能用多少性能?怎么可能会将微处理器全部利用起来?
相反,如果我们标新立异,一定要用刚刚开始出现的精简型构架,能否为市场所认可还未可知。复杂架构已经成熟,而精减指令,到底要精简到什么程度还没有成熟的标准,需要长期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一旦初战失败,不但我们自己的信心会造成重大打击,还会在世人的心目留下不好的印象。”
张雨浓说道:“我同意王教授的意见。我们是研制一个全新的计算机,一切应该以稳妥为好,先把产品做出来,运行一段时间,发现里面的优点、缺点后进行调整,积累了经验之后再一步步深入。我想现在国际上大都采用复杂架构,这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肯定不是凭空出现,更不是天外来客。”
这次邬盈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说道:“我建议采取精简型构架,这符合技术发展的潮流。我们不能因为增加一个函数就在里面固化一条指令,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相关的固化指令肯定是成几何倍级地增加,微处理器的硬件根本无法跟上这个增势。
另外,各行各业千差万别,一个行业的指令在另一个行业未必有用,这样一来就势必造成更多的指令浪费,硬件会永远落后于固化指令的需求。一方面微处理器里面的电路浪费越来越大,一方面对微处理器里面的电路需求越来越多,势必造成微处理器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而采取精简型构架却没有这个矛盾,微处理器几乎不必要强行改变就能满足需求。至于说家庭计算机在家庭使用,微处理器的性能不可能充分利用,这固然是微处理器采取复杂型构架的理由,同样也是采取精简型构架的理由,正因为家庭计算机需要的指令不多,调用的函数很少,也就意味着软件解决这些问题很容易。”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