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张择端的真迹(2 / 2)
走出去大约一里地,拐了好几个弯,看到路边有一公共厕所,瞅了个没人的空档,杨靖一脑袋就钻了进去。里面果然没人,他就毫不犹豫的发动了“限制级时空穿梭”技能,在一瞬间就返回了原时空。
说来也可笑,这还是杨靖头一次在公厕中施展“限制级时空穿梭”技能呢。回到原时空的床上,鼻尖还隐约能闻到一股子顶脑门的臭味......
可杨靖也顾不上那些了,起身下床,打开了屋里的灯,把床往旁边一拉,再把茶几一拉,屋里立刻空出了一个空地,这才从储存空间中拿出了那幅刚刚到手的画卷。
这卷画粗的有些不像话,尤其是两端用来装裱用的画轴,更是和绝大多数装裱用的画轴有些不太一样。
主要是这两个画轴太粗了,直径足有十五厘米,杨靖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粗的画轴呢。
画轴的轴身明显就是用紫檀木做的,不过中间应该是镂空的,否则重量不会这么轻。不过即便是镂空的紫檀画轴,也不该用这么粗的画轴啊。这个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不合理。
杨靖戴上手套,非常小心的把这幅画再次打开。杨靖租的这套日租房客厅和餐厅是连在一起的,这让这套房子南北通透,从后阳台到前阳台之间足有十来米的距离。
地面上铺的是木地板,很干净,因此杨靖在木地板上打开这幅画之后,能够一次性的把这幅长达六米多的画卷全部打开。
打开之后,杨靖从北头慢慢的走到南头,结果到达南端这一侧的画轴时,圣戒的反应最为强烈。
这下子杨靖心里立刻就有谱了。
很显然,这一侧的画轴有问题。
“如果没猜错的话,张择端的那幅《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应该就藏在这个画轴中!”杨靖喃喃自语道。
随即杨靖就发动了“天眼”的看透技能,果然,在这个画轴中,隐藏着一卷包裹在一些丝绸中的绢本。虽然无法看清楚那个绢本上画的是什么,但在这种情况下,杨靖已经可以确定这个藏在画轴中的绢本,应该就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
不过,就在杨靖准备想破坏这根画轴找出那幅《清明上河图》的时候,他又犹豫了一下,随即终止了自己的动作。
“不能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找出这幅画来,故宫博物院的那幅《清明上河图》是公认的张择端的真迹,要想证明故宫博物院的那幅画是仿品的话,这幅画必须要当着一些名气足够大的书画大家的面找出来才行!自己要是贸然的把这幅画找出来的话,难以服众啊!”
杨靖想了想,又利用“天眼”的看透技能看了看另外一个画轴,果然,在那个画轴中也藏着有点东西,只不过东西并不多,似乎是一些纸张什么的。
不过这些纸张同样被一些丝绸包裹着,杨靖无法看清楚上面的字。
小心翼翼的把这幅长达六米多的画卷再次卷了起来,虽然很清楚这种保存了八百多年的老画这么经常性的打开是非常错误的一种做法,这会对这幅画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杨靖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这些了。
相比于那幅极有可能是真迹的《清明上河图》,赵令穰的这幅《江宁大江图》就不算什么了。
杨靖也知道赵令穰这个人。赵令穰是北宋一位著名的画家,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五代孙,而宋徽宗赵佶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五代孙,因此赵令穰和赵佶是同一辈的表兄弟。
赵令穰不仅拥有皇室血统,而且还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有资料记载,“赵令穰幼时即爱书画,富于文学修养,家藏有晋唐以来法书名画。他与画家文人时相往来。宋徽宗赵佶为端王时亦与他交游,切磋画艺。”
甚至就连大名鼎鼎的苏轼都对其字画钦佩不已,赵佶当了皇帝之后也时常与赵令穰切磋画技,这足以证明赵令穰在北宋书画界的地位之高了。
“只是这赵令穰怎么会画出如此低劣的《江宁大江图》呢?就这水平的,与赵令穰的名气可是相差甚远啊!还有,赵争明明说这幅画是他家老祖宗画的画,难道这赵争竟然是赵令穰的后代?”
杨靖的脑子里有点糊涂,不过再仔细想想的话,似乎赵令穰就是赵争的祖先好像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他们都姓赵;其次,赵令穰可不像他那个短命的弟弟一样只活了32岁,赵令穰似乎活的时间挺久的,貌似他好像当年就跟着赵构下了江南,在南宋初期才死的。要是赵令穰南下的时候,在建康府(今金陵)停留了一段时间,留下后代呢?
这种事谁又说的准呢?
就是不知道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怎么会跑到赵令穰画的这幅《江宁大江图》的画轴中去。
想到另外一根画轴中藏的那些纸片上很有可能就是记载着其中的辛秘,杨靖就觉得自己胸腔里好像忽然多了七八只小猫,在那里使劲的挠啊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