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亨泰开口道:“殿下,今日朝堂,官员十不存一,地方之上历年官缺频频,臣奏请朝廷当及早开恩广揽天下能人。选调朝堂之上,历年观政,不曾任职之人,以充官缺,梳理朝政,抚慰社稷黎民。”
朱标当即轻咦一声,侧目看向坐在圆凳上的朱允熥:“太孙,孤记得,昨日陛下不是曾明旨朝堂,此般诸事早已圣裁了吗?”
朱允熥当即起身,拱手弯腰:“确有旨意。”
朱标挑动眉头,挥挥手:“你且与分说。”
“儿领命。”
朱允熥应了一声,转过身面向朝堂百官。
他并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站在层层陛阶之上,目光平静的注视着今日在场的文武百官们。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淌着,华盖殿里极其安静。
一息轻叹。
打破了殿内的平静。
朱允熥面带伤感的轻声开口:“孤心悲哉!痛哉!”
轰隆隆。
殿内百官纷纷再一次的跪拜在地。
“臣等之过。”
官员们齐声承担罪责。
这个时候,不管有没有罪责过错,皇太孙作为君上,心感悲痛,那就是他们的过错。
朱允熥没有理会,而是言辞沉痛道:“大明立国不过二十八载,朝堂厚予才能,如今孤入眼,昔日面孔,今日一一不再。孤昼夜阅史,不曾有闻,天下间过往有哪家,能致朝堂十官九缺。痛哉,孤思不解错在何方。”
官员们的身子更低了一些。
“乃臣等之错。”
朱允熥回首看了一眼太子爷老爹,见其脸上只是带着一缕沉默的笑容,方才有些定心。
他深吸一口气,回过头,挺起胸膛。
“孤想了又想,如今方才明白。”
“那错,就错在这大殿之上,错在你我之间!”
“陛下昨日连下圣旨五道,便是要为大明去错存正,要叫你我等人能对得起天地黎民。”
……
第四百三十四章 新政猛如虎
华盖殿内,朱允熥掷地有声。
在经历漫长的斗争之后,帝国的朝堂十官九缺,各部司衙门公房十室九空。
看似朝廷和天下还未曾有动乱发生,可若是中枢长久不能安定下来,这风也自然会吹出应天城,刮向整个大明。
军功爵的制服重新执行,只能保证明军的忠诚,防备地方乱臣贼子掀起大规模的叛乱。可军国之事是一样,社稷黎民又是另一样。
朝廷阻塞,政令不通,地方上的官员便会群龙无首。连官府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天下的百姓或许还能遵照传统进行农耕,但百业不止农耕事。
朱允熥的视线里,是那些近年来陆陆续续进入朝廷的心学官员,还有那些不曾参与文官逼宫之事的官员。
有些人是不屑于参加,有些人也是不敢。还有一些人,便是诸如袁素泰、张二工这一类,他们只管做着自己的事情,不去搭理朝堂上的蝇营狗苟。
今日里的华盖殿朝议,是为了解释并且落实了老爷子昨日那一道道的旨意,增设大都督府,进行官员调动。
但更是为了让这些还能站在大殿里的官员们,能够明白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亦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警醒,收敛追名夺利的心思。
“孔府千年,圣人功德,后人之错,累千万人。”
朱允熥再提孔家,脸上悲怆之色难以掩饰,声悲情痛道:“一家错,兖州劳。在这里,在这应天城里,在这皇宫大内,在这三大殿之上!若是有错,则天下劳苦!
孤岁行河南,赈济黄泛,百姓之艰辛,今日思来,历历在目,不敢回首,莫敢忘却。州府之间官吏士绅横征暴敛,是以天子受权,夺百姓之生,屋漏遍野,而官吏士绅高门大户,雕梁画栋。
孤心痛矣!
孤夜思无眠,错于何方乎,错于何人乎?孤明白了,孤也清楚了。
错就错在这大殿之上!
官吏不知民间疾苦,不知五谷农耕,只知那圣贤文章,经世道理。金榜题名时,入朝为官日,所思在上,所行皆为升官发财。
这是不行的,这样的大明亦是不能够的。
所以,朝廷要新政,要改一改那些不好的规矩。朝廷用人取仕,当以才能而论。何为才?何为能?
能使百姓不加徭役赋税,能叫户部岁入曾,便是才能。
能明正典刑,不叫天下冤假错案,便是才能。
能巧做利器,犹如蒸汽机,能农耕增产,犹如红薯,便是才能。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