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上阵前花了点时间进行沟通……这倒不是“占便宜”,而是托马斯和部下都是单枪匹马,八路军这两人需要协同,自然要分析地形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另外,就算是在实战,很多时候分析地形和沟通都可以在战前进行不会影响战斗时间。
接着两人就进入第一狙击位做好准备,随着孙尔威一声喊,靶子立起的那一刻猫犊子就扣动扳机命中一个红靶。
然后两人迅速更换狙击位,一探头再次命中一个红靶。
……
看到这一幕孙尔威和托马斯少校都愣住了,这命中率高得有些离谱,且击发速度不比两支步枪开火慢多少。
孙尔威甚至小声嘀咕了一声,问托马斯少校:“他们怎么做到的?是枪法比我们更准吗?”
托马斯观察了一会儿,脸色十分难看的摇了摇头,回答:“不,他们并不是枪法准,而是两人分工合作紧密协同,这才达到了最佳的狙击速度和命中率!”
被托马斯少校这么一提醒,孙尔威认真也从协同这方面观察了一会儿,然后也看懂了。
事实的确像托马斯说的那样,这两人虽然共用一把狙击步枪,但他们其实是协同而不是共用。
观察手通过望远镜能更全面、更准确的观察目标并对目标价值做评估和比较……当狙击手射击时,观察手就在寻找下一个目标并决定下一狙击位和角度。
这样一来决策方面的事就由观察手负责,狙击手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根据观察员提供的方位找到目标并将它击倒。
因此他们几乎每次都是最佳选择,再加上战士本身的枪法,于是命中率才高得惊人。
五分钟结束。
原本还兴高彩烈的鹰酱大兵此时已经没有半点声音了,因为这结果根本不需要检验,差距大到毫无悬念。
事情也果然如此,验过靶后孙尔威就叹服的望向王学新,说:“一共击发21发子弹,命中15个目标,其中4个红靶,一共23分!”
这个成绩在王学新的意料之中。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这是实战的经验,两名狙击手协同合作的效率会远高于两把狙击枪,这也是现代为什么总是用两人狙击小组的原因。
“我们输了!”托马斯少校上前握着王学新的手,说:“你是对的,虽然我们能击发更多的子弹,但因为在射击的同时还要思考狙击位及目标选择,于是不够专注直接导致命中率下降。而你们的协同方式……我认为这是种很好的战术!”
说着托马斯就转向孙尔威:“少校,我建议我们部队使用这种狙击战术,你不会有意见吧!”
“当然!”孙尔威笑了起来,他拍了拍王学新的肩膀,说道:“虽然我知道我们的合作会很成功,但没想到它会这么快出现!”
孙尔威暗道这批装备没有白给。
事实上,仅仅只是两人狙击小组这战术,其价值就远超这批装备了。
第567章 m1卡宾枪
两人狙击小组还不只是托马斯和孙尔威看到的这些。
他们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火力互补。
王学新朝站在面前的猫犊子和锄头两人扬了扬头,解释道:“狙击枪的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缺点是射速慢,如果遭到优势敌人的围攻,很难在短时间内远距压制敌人进而会陷入被动……”
托马斯少校赞成的点了点头。
这一点在实战中经常出现,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在一两百米的距离上面对三名以上步枪手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原因是步枪在一两百米的距离命中率很高,步枪手与狙击手在这方面的差距不大,而敌人却有人数多的优势,于是战斗就呈一边倒的局面。
如果像鹰酱这样,两名狙击手都装备狙击步枪,他们在近距离面对一个班的敌人时往往就只有撤退一个选择。
但如果这两人分别装备狙击枪和冲锋机关枪,结果很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冲锋机关枪虽然精度不高但具有火力优势,一把冲锋机关枪能轻松压制住一个班的步枪手,这可以与狙击枪远近搭配形成互补,使敌人无法近身始终在远距一个接一个的被狙击枪消灭。
托马斯少校有些奇怪,他问王学新:“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战术的?”
王学新半开玩笑的回答道:“因为我胆小,托马斯!”
“什么?”托马斯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胆小”这个词是对一名战士的污辱,鹰酱也不例外,所以他不敢相信王学新会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
“你没听错!”王学新解释道:“因为我胆小,就绞尽脑汁想在这世上活得更久一些。于是……”
王学新摊了摊手,托马斯和孙尔威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
从此托马斯少校,确切的说是所有的鹰酱大兵都收起了对八路军的轻视之心。
托马斯少校事后还数次向孙尔威感叹:“我一直以为我们站在世界的顶端,但今天才发现已经落后了!”
这话并非托马斯妄自菲薄。
此时的鹰酱的确很强大,就像之前所说的,经济实力、工业能力、科学技术……都站在世界的前沿。
但国家层面是这样并不代表具体到战争上也是如此。
他们的军队尤其是陆军还深陷一战的刻板经验中无法自拔……其实二战时期大多数国家都处大一战思维中,最典型的就是高卢,他们整出一道著名的马奇诺防线。
这防线在现代是个笑话,但在这时代却极为流行。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