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9节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第1055章 机场

冈村宁次马上就明白了河野真太这话的意思:

八路军有意进攻钢铁厂,从而引出帝国军队的“零战”和轰炸机,进而再用这款新型战机将帝国出动的航空队尽数歼灭……

冈村宁次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从前方得到的情报来看,八路军使用的这款新型战机比“霍克81”的速度还快,确切的说是快得多……这时代的战机,速度几乎就意味着战斗力,因为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确认这款新型战机要比“霍克81”先进。

再加上八路军还有x1。

要知道,八路军的“霍克81”加上x1都能击败“零战”,再有这款速度更快的战机加持,“零战”哪里还会是它的对手?

想到这,冈村宁次不由被吓出一身冷汗,接着就马上改变了主意:“命令,第29混成旅团,马上向大青山方向进军夺回钢铁厂,如果夺回钢铁厂有困难,就务必将其炸毁!”

想了想,冈村宁次又觉得不放心,又补充了一条命令:“给‘自卫军’发报,希望……他们能配合我部进攻钢铁厂,如果能拿下钢铁厂,两千支步枪,十万发子弹!”

冈村宁次认为这下妥了。

一个旅团再加上总兵力上万的“自卫军”,完全可以将八路军在钢铁厂的兵力围得水泄不通。

另外,就算无法夺回钢铁厂,用炮兵炸毁钢铁厂也不是难事,毕竟钢铁厂在设在空旷地中央没有任何隐藏。

冈村宁次不知道的是,恰恰是因为他觉得“妥了”的这个想法,使他失去了最好的轰炸钢铁厂的机会。

王学新把临时机场设置在钢铁厂外。

这个做法是常人无法想像的,因为这就是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钢铁厂和机场挨在一起,一旦被敌人炮轰或是被敌人轰炸机轰炸,那就是炸一个毁两个。

但王学新却认为八路军只有这一个选择。

首先是钢铁厂在空旷地中央,周围有一大片被鬼子整得一片平坦的硬地。

这是鬼子为了防止钢铁厂被游击队偷袭的做法……周围的地形如果有山丘、树木、草丛之类的,就很容易被游击队利用作为隐蔽偷偷靠近钢铁厂,这会给钢铁厂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鬼子会定期让华夏苦工将周围几里范围内的树木、杂草等清理干净,甚至有座小山丘也硬生生的被挖平。

这样的地形很适合被改造成机场,八路军要做的,就是将一些隐藏的危险清除,比如藤蔓、埋在地里的树桩、石头等清理干净再填平,机场就差不多完成了……

“拉5”是一款重量较轻的木质螺旋浆战机,它对机场的要求很低,如有必要它甚至可以在野外开阔地降落。

不过当然,在野外降落还是存在许多不确定的风险。

这使八路军只需要两天时间就能完成机场的建设,于是给鬼子轰炸钢铁厂的时间就很少。

其次,八路军调往北面的兵力只有独立团一支部队。

这不是八路军兵力不足,而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无法往北方调动更多的部队……部队北调必须秘密完成,兵力太多很容易被鬼子发现。

兵力只有独立团这几千人,用它们来防御一个钢铁厂都已经相当紧张了,如果机场还要设在其它地方,就意味着独立团还要分出兵力防守。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王学新当机立断,干脆把机场就设置在钢铁厂。

航空燃油则是由两架运输机送来的……这两架运输机就是周元凯和李东成从伪军那开来的运输机。

原本以为这运输机没法发挥作用只能用于停在运城供人参观并实行爱国教育了,没想到此时却正是它们发挥作用的时候:

临时机场肯定需要航空燃油,否则战机无法在这里加油。

但航空燃油不可能从老远的运城或是望兴机场从陆路运输,距离大几百公里的地方……实际上公路有一千多公里,这至少得运几天才能运到,其间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问题。

就算最终能运到,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战场上的事是瞬息万变的,不可能机场构筑好了、飞机也准备好了,却因为没有燃油无法投入使用结果影响整场战役。

于是王学新就想到了那两辆运输机。

钢铁厂的临时机场当晚就修筑好了一条临时跑道,首先在这降落的就是这两架运输机。

之后,这两架运输机就在望兴机场和钢铁厂之间来回飞,不断的把航空燃油带到临时机场。

在八路军紧锣密鼓的准备的时候,“自卫军”就把钢铁厂包围了。

自卫军的动作这么快,主要是受到冈村宁次的给的奖励的诱惑……

自卫军总司令是个叫丘成奏的人,大青山一带的人都称他为老丘。

丘成奏原本是顽军上校,自告奋勇在大青山组建游击队。

这是因为丘成奏之前在日不落帝国那留过学,学习过一些野外生存知识,以为这些本领能用在游击战上。

只不过丘成奏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些本领对于“游击战”而言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

结果就是他这个学成归来的所谓的“名将”被八路军游击队耍得团团转。

不过丘成奏这家伙也是阴狠,为了能从八路军那讨回面子,最后居然暗中与鬼子合作一起打压八路军。

这一招的确是见效了,八路军游击队被压在深山中无法动弹。

但丘成奏与鬼子的合作也一发不可收拾……这种合作往往是没有回头路。

因为一旦合作,鬼子就会掌握某些证据。

这些证据就会成为鬼子手中的把柄,鬼子随时可以将这些证据提供给重庆方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