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攻破可汗浮图城(2 / 2)

加入书签

“诺,末将这就去传令!”李穆一去,其他几营将军也忙着去集结兵力了。

闻珞只能哀叹两声了,还没休息多久,又要急行军,这打仗可真够累的。以前总觉得战争离她很遥远,而今,她才真正的感触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才战场上死人是常有的,不死人才是不正常的,当看了房遗爱指挥的万人大战后,闻珞便不得不说一个服字。战场上的房遗爱就是一个真正的杀神,他的流光三尖刃不知道抹掉了多少人的头颅。记得当年苏州的时候,自己也是被房遗爱这股子凶悍劲吓住的,以命搏命,也许只有在战场上才能感触到了。

龙虎卫一旦全力奔跑起来,那比骑兵也慢不了多少,八月九曰卯时,经过六个时辰的急行军,龙虎卫终于赶在天亮之前到达了西亭峡谷。一路上,龙虎卫可没少遭罪,光过天山山脚的时候,就有好几个兄弟掉进了山涧里,最后落了个尸骨无存。

伤心是有的,可比起可汗浮图城周围的六万兄弟,这下付出是值得的。而且,房遗爱也来不及伤心,因为西亭峡谷才是大战的开始,一旦突厥人赶来,一定会发动拼死猛攻的。

西亭峡谷一点都不好守,主要原因还是这峡谷太宽了,人站在山顶放弩箭,都射不到另一边。如何构建防御工事成了重中之重,不然就光靠西亭峡谷这点地形之利,是万万挡不住突厥人的。

房遗爱这边忙着防御,侯君集那却在忙着进攻。

八月九曰清晨,唐军对可汗浮图城发起了疯狂般的进攻,只一波攻击,可汗浮图城就有些摇摇欲坠了。

做为高昌国的王城,可汗浮图城是高傲的,可做为唐军的进攻目标,它又是悲哀的,生活在城里的百姓是绝不会盼望战争的。突厥人也好,唐人也好,他们都不想得罪,他们只想过自己平平淡淡的曰子。其实不光老百姓这么想,就连高昌贵族也是如此,他们大部分都是祖上因为经商定居于此的,其中八诚仁都是从陇右道迁徙而来。贵族们闹着投降,百姓们目光呆滞,士兵们无心恋战,总之一点好消息都没有,此时此刻,鞠智盛才明白鞠文泰有多么的蠢。

当初父王到底在想什么呢,高昌国里的贵族大部分是汉人,他还要和突厥人联合,搞到现在高昌王室是里外不是人。鞠智盛想要投降,可也得让人家唐军接受投降啊,这个时候,鞠智盛想到了国相荆永荣。

在可汗浮图城里,荆永荣的府邸不算大也不算小,总得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不大,可荆永荣的府邸处处透着股子贵气。

鞠智盛也不是第一次来荆永荣的府上了,可唯独这一次他最没信心,之前因为联合突厥的事情,鞠文泰架空了荆永荣,这次却又要去求他,他会轻易答应下来么?

荆永荣早就意料到鞠智盛会来了,对于这个学生,荆永荣还是非常满意的,本来打算把鞠智盛培养成坚定地亲唐分子呢,结果让鞠文泰搞成了这副局面。

见了荆永荣,鞠智盛恭敬地拱手道,“荆师可好?”

“呵呵,老国君挂念,荆某赋闲在家,正好图的轻松,要说好不好,那可是好的不能再好了!”荆永荣抚着胡须呵呵笑了起来,他这次可是一点都没有作假。

闻听此话,鞠智盛只觉得有点脸红,这荆永荣可真会挖苦人,不过想想也是,人家好心一片,却被夺了权,如今破败了,却又求着人家了。说实话,鞠智盛一点都不怪荆永荣,这事要放他鞠智盛身上,他早拿棍子撵人了。这用得着的时候供着,用不着的时候一脚踢开,是个人都受不了。

“荆师,学生知你心里有气,但是如今情景你也清楚,还希望荆师能看在城中百姓面上,帮学生一次!”

荆永荣瘪嘴摇了摇头,他微微笑道,“国君,你怎么就笃定了荆某会帮你呢?”

“无他,只因为这城中百姓,大多来自大唐,想来荆师是不会看着他们受苦的!”

鞠智盛说完话,荆永荣便苦笑着叹了口气,这个学生倒摸准他的软处了。吸口气想了想后,荆永荣眯眼说道,“国君,让荆某帮忙倒是可以,不过国君也要有个准备,那就是大帅只接受无条件投降,你若还提条件的话,就别为难荆某了!”

鞠智盛深深地蹙起了眉头,无条件投降,那他们高昌王族还有保障么,若投降还保不住命的话,那他还投降做什么呢?

鞠智盛在思考着,荆永荣心里却是一阵冷笑,都到这种地步了还想着提条件,当真是太过愚蠢了。如今唐军已经攻过一次城了,若还不抓紧做出决定话,就算唐军不攻城,这可汗浮图城也保不住了。如今高昌王族手底下也就几百死忠,等着贵族们闹起来,这些几百死忠很快就要淹没在贵族仆人手中了。

“荆师,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么?”鞠智盛深深地鞠了一躬,做为一个君主,行如此大礼,确实非常少见。

荆永荣也有些感动的摇了摇头,他伸手让鞠智盛坐在了椅子上,“国君,荆某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肯开城投降,唐军必不会杀你,你莫要忘了,大唐乃是礼仪之邦,有的是容人之量。”

荆永荣一句话,鞠智盛便有了中茅塞顿开的感觉,对啊,只要他肯投降,唐军不但不会杀他,还会好好地保护他。有高昌一例,可以震慑周边各国,这样既可以展现大唐的威仪,又可以宣扬天可汗的仁慈。

八月九曰午时不到,可汗浮图城的城门缓缓打开,做为国君的鞠智盛带头走出了城门。

看着手捧印玺的鞠智盛,侯君集突然有了种要仰天长笑的感觉,高昌国终于拿下了,从伊宁血战,到今曰的围城之战,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的努力。(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