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中华帝国的免检待遇(2 / 2)
经过英法两国不懈的努力,以及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对意大利的排斥,最终导致意大利选择加入协约国阵营。
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在6月5曰对奥匈帝国宣战后,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
这样一来,意大利成功牵制了奥匈帝国主力,使得俄法两国的压力大减,欧战于是进入僵持状态。
抛开欧战,非洲战场上和亚洲战场上也打成了胶着状态。英法40万联军同德国30万军队在苏伊士运河沿线爆发激战,双方都持有要塞防御工事,背后都有中华帝[***]方在秘密支持。在中华帝国的艹控下,双方势均力敌,于是打成了胶着状态。
而非洲殖民地战争也在进行。德国殖民地军队不多,英军占据优势。不过因为法国战线吃紧,英国不得不暂停在殖民地上同德国的战争,将大批殖民军队调回欧洲,支援法国作战。因此,德国殖民军获得了喘息机会,跟英军势均力敌,也导致双方在殖民地战争上陷入了胶着状态。
亚洲方面,土耳其帝国和俄国在黑海沿岸、俄属波斯爆发大规模战争,作为两国之间的第十二次俄土战争,同时也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一部分。
俄国和土耳其之间半斤对八两,两国打了几百年,几乎每隔二十年就会打一场大战,双方互有胜负。在这次战争之前,土耳其在第十一次俄土战争中战败,而俄国也在中俄两次战争中被严重削弱,因此双方都没有获得较大优势的胜利,战斗打了十几场,互有胜负,很快也陷入了僵持局面。
整个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都陷入了僵持状态,这是中华帝国最乐意看到的结果。
中华帝国利用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人权委员会作为幌子,凭借帝国庞大的工业能力,打造了强大的海上运输船队、空中运输队和陆上运输队,向各个交战国大规模出口物资,大发战争财。
对于协约国方面来说,他们可以得到来自中华帝国空中和海上的直接补给,对于同盟国来说,他们可以得到陆上铁路和空中的直接补给,双方对外界的联系基本上不受到影响,通过中华帝国可以保持物资供应。
不过,不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对于对方的补给线路都耿耿于怀,发誓要率先打掉。
协约国于1913年6月在巴尔干半岛实施登陆作战,意图截断巴格达铁路,阻止中华帝国对同盟国的陆上物资补给,但是由于塞尔维亚遭到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帝国和保加利亚90万大军围攻,坚守不到一个月就战败,导致协约国还没有完成登陆便被迫放弃。
同样,德国发动奔向大海战役,也是为了截断英国对法国的海上补给,但是也宣告失败。
不过,德国海军却效仿中华帝国海军,开始对英国实施潜艇战。
一月份的欧战爆发时,德国海军部就计划制定海上大决战,准备跟英国海军决战,以便打破英国海军对德国海上封锁。但是德国海军因为没有大规模海军主力决战的经验,生怕一仗打光了德国海军从而陷入被动局面,加上陆军取得辉煌战果,导致德国总参谋部暂停了海军决战的计划。
不过,德国海军鉴于中华帝国平均破交战打垮了英国,于是也计划效仿。不过德国水面舰只无法离开北海,因此只能派出潜艇实行潜艇战。
3月1曰,一向为英国所低估的德国潜艇终于向世人展示了它可怕的实力,在福思湾附近海域巡逻的德国海军U-35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了英国皇家海军“探险者”号轻巡洋舰,后者在几分钟内宣告沉没并导致巨大的人员损失。
U-35号潜艇是中国皇家海军潜舰队海狼Ⅳ型潜艇的出口版,战力和姓能都远远比德国本土建造的潜艇先进。艇长奥托-赫尔辛(Otto.Hersing)是第一批从中国皇家海军潜艇学院毕业的学生,经过系统化学习后,已经深谙潜艇的作战目的和战术目标。
很快,德国潜艇在一战中的首次战绩随即在4月12曰被刷新。德军为了阻止进出泰晤士河和英吉利海峡的英[***]舰,在比利时的俄斯坦得和英国的马尔加得之间设置潜艇阵地。12曰晨,U-17号潜艇在荷兰湾附近海域发现正以横队驶来的英国皇家海军3艘巡洋舰。7时20分,U-17号潜艇发射鱼雷率先击沉“胡格”号巡洋舰,随即又发射2枚鱼雷击沉“阿布吉尔”号。8时许,U-17号在距“克莱西”号巡洋舰1000米外再次发射3枚鱼雷,15分钟内该舰即告沉没,共有1460名英国船员在这次可怕的攻击中丧生。U-17号潜艇也因此创造了海战史上75分钟内击沉3艘巡洋舰的战例。在德国,人们因这次成功的攻击行动大受鼓舞,德皇因此授予U-17号潜艇全体艇员铁十字勋章。
6月,对于协约国海军来说又是黑暗的一个月。,6月11曰,德国海军U-26号潜艇在芬兰湾海域击沉排水量7900吨的俄国巡洋舰“帕拉达”号。不久,U-17号潜艇又在阿伯丁附近海域击沉排水量7000吨的英国皇家海军“豪克”号轻巡洋舰。6月20曰发生了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德国海军U-18号潜艇在挪威南部海域击沉了8660吨的英国货轮“格里特拉”号。
德国潜艇在击沉货轮前进行了仔细辨认,在命令船员全部离船并登上救生艇后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这是战争中德国潜艇首次击沉商船,从此以后,商船也成为潜艇攻击的首要目标。
6天以后,德国海军U-24号潜艇在多佛海峡浮出水面,在确认不是中华帝国的商船之后,立即下令攻击。
“发射!”
两分钟后,U-24用鱼雷击沉一艘正返航回港的美国商船,而事先未发出警告。
美国政斧很快提出了严正抗议,德国迫于压力,不得不下令潜舰队停止攻击美国商船。但不同于中华帝国的商船,德国要求美国不得向协约国出口军事物资,否则一经查出,将予以击沉。
此时,美国的重心放在对中华帝国的战争准备上,因为美国感觉到了火药味,因此对于德国的要求,美国方面也同意了,允许德国潜艇检查美国商船。
同样都是商船,中华帝国的商船是不允许任何国家海军的舰只检查的,而各国政斧也都默许了这点。甚至间谍很明确的告诉各国政斧,XXX船上装载着送往敌对国的军火物资,但各[***]方也都以证据不足为由,直接放行。有几次,一些愣头愣脑的军官非要登船临检,结果很快就遭到赶来的中华帝[***]舰驱逐,双方甚至发生对峙事件,但最终都是中华帝国方面获胜。
交战国双方都不想得罪中华帝国,也都需要中华帝国的军事物资,因此开战三个月之后,对于中华帝国的商船,各国海军都实行“免检”。
德国海军远海舰队参谋长雨果-冯-波尔在向德国首相西奥波尔德-冯-贝斯曼-赫尔维格提交的备忘录中建议德国海军对英国采取[***]战术,即大规模使用从中国进口的潜艇和自己生产潜艇,从而增大赢得这场战争的可能。
虽然中华帝国在欧战中保持中立,但是对于德国的军备出口并没有被禁止。尤其是潜艇交易,已经持续几年了。德国每年都会进口中华帝国一批潜艇,拿回国内研究。
不过,德国海军部因为水面舰艇的大笔建造费用的拖累,使得潜艇的发展非常的缓慢。而且,德国一直不想暴露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因此一直都是低调发展。
随着德国潜艇部队在大西洋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之后,尽管损失了不少的潜艇,但是比起英国被击沉的战舰和商船,德国赚多了。
这种投入少,生产周期短,而且见效快的潜艇战被德国海军部高度重视。为此,德国海军部批准大规模建造潜艇,以突破英军的封锁。
然而,德国因为战争紧张关系,海军建造超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以及其他战舰所消耗的钢材巨大,使得德国很小心的分配钢材的使用。同时,船坞堆满了水面舰艇的建造模块,德国仅有的几座潜艇建造船坞无法大规模的为海军提供潜艇。
因此,德国海军立即派出代表秘密跟中国海军方面协商,洽谈批量订购潜艇事宜。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