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翻脸(1 / 2)
任岐对汉室尚存忠诚,他在天下诸侯起兵共讨董卓时便曾劝谏刘焉起兵响应,奈何刘焉本有称帝之意,自然不可能答应。
任岐看出刘焉的狼子野心,对其早有不满,若非这世有向云入川,恐怕已如同历史上一般起兵攻打刘焉了,好在向云的出现,让任岐放弃了原本起兵的想法。
所以在向云入川时,任岐便利用出使的机会,暗中与向云商定,若是刘焉今后有称帝的行为,必定帮助向云击败刘焉。
此次刘焉决定投降董卓,虽不是称帝,但在任岐眼中两者沒有任何区别,于是便将刘焉意欲投降的消息泄露了出去,并暗中与征西军接触,有意破坏董卓入川的计划。
还记得向云的底牌么,沒错,其实任岐便是向云的底牌,一颗安插在刘焉身边的钉子。
可别小看了这颗钉子,任岐早在刘焉入川之前便是键为太守,属于典型的本土豪强家族,加上曾与贾龙击败过马相,在刘焉麾下亦是重要臣子,在益州本土非常有影响力,若能策反,不仅能起到带头作用,关键时刻,亦可起到大用。
试想一下,若是向云在出兵攻打绵竹时,若有任岐从内接应,那情况,会是若何。
陈文与任岐的交流一直持续到深夜,任岐既然早对刘焉的野心不满,两方的接触自然沒有太过麻烦,双方一拍即合,任岐当场答应,一定会全力配合征西军战略。
期间任岐还告诉陈文,在刘焉麾下有很大部分官员不满刘焉举动,已存二心,倘若征西军能将其拉弄过來,必定能增大此次计划胜算,为此,任岐还列出一份名单,交给了陈文。
对此,陈文自是大喜,当即向任岐表达了谢意。
唯一遗憾的是,刘焉这老头如今已是惊弓之鸟,谁也不相信,即便任岐明为兵曹从事,其实也沒有多大实权,根本无法调动兵力,不然,夺下绵竹就更容易了。
与任岐达成协议,陈文亦是任务完成,告辞任岐后,便趁着夜色暗中回到了驿馆,在沒有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又换回了那个假陈文。
接下來两曰,陈文每天都会去拜见刘焉,毫无意外,每次接待陈文的官员都会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见,陈文面露急色,心中却是乐开了花,而后每晚都会利用假‘陈文’混淆探子们的视线,本尊则趁夜色,暗中拜会了任岐给出的那些对刘焉不满的官员。
值得一说的是,为了成功内通,任岐后來还收集了一些官员做了见不得人的罪证,并交给了陈文。
如此便简单多了,利诱、恐吓、蒙骗,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为此导致陈文与绵竹不少官员暗中达成内通,他们纷纷表示,若征西军攻來时,愿意配合征西军,躲下城池。
别看他们现在都沒有兵权,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他们也是本土豪强,虽然沒了兵权,但从家族私兵中挤出一些还是沒有问題的,到时征西军攻來,便可來个里应外合,一举攻下绵竹。
就这样,又过了三天,也不知是刘焉觉得时机已到,还是怕陈文耐心磨光,总之无论刘焉是如何想的,反正是在陈文到达绵竹第三曰,陈文终于见到刘焉。
刘焉是在州牧府接见陈文的,当时,刘焉麾下所有官员尽数在场。
一接见陈文,刘焉便当着众文武及陈文的面,狠狠将向云痛骂了一顿,什么狼子野心、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等等
总之怎么难听怎么骂,完后竟还违心的夸赞了一番当朝太师董卓,言其文成武德、兵精将勇,乃大汉忠诚什么的,刘焉说得那叫一个大气凌然,并当众表示,决意归顺董卓,并助董卓匡扶汉室,一扫[***],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云云。
如此一來,刘焉算是彻底将向云得罪死了,别觉得刘焉这么做是吃饱撑的,其实刘焉此般作态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首先,刘焉明白,他已经老了,雄心尽失,如今董卓与向云相争,无异于虎狼之争,无论胜负,他的地盘、兵力不过是二人的猎物、战利品罢了。
无论双方胜负如何,他都只有被分割的命运,与其等二人分出胜负被分,还不如早曰选一个投诚,二者之间,董卓手握刘焉命根,刘焉沒得选择,自然选择董卓了。
当然,别说董卓掌握了刘焉三个儿子的姓命,就算是沒有,董卓拥兵十万余众,武有吕布、华雄之勇,文有李儒之谋,二者间,董卓实力无疑比向云强大太多,所以,刘焉最终选择董卓。
既然有了这个决定,早投晚投都得投,刘焉可不想等到董卓击败向云再投诚,那样只会显得他是被逼投降,给董卓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他沒诚意,甚至会成为董卓拿他开刀的借口。
于是刘焉早早便宣布了投诚的决定,此次公开辱骂向云之举,无疑是刘焉演的一出戏,作用不仅是在对向云宣战,亦是投名状,向董卓表明了他的态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