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中书议事三(1 / 1)
“今日请诸位前来,便是为了东征之事。父皇将东征筹备的事务交予我。我年纪尚轻,有些事情还未能思虑周全。所以各位还望各位不吝赐教。”唐澋稽开口道。一群人纷纷附和,称一定尽力。
“前些日子,我与户部,兵部的两位大人和一些大臣已经将粮草,兵员,器械等各项工作整理出了大概。也是让两位尚书大人说说具体情况,诸位也好有个了解。”唐澋稽继续说道。
看了看四周,梁起也是笑着说道:“那我就先说说户部的情况吧。”,而后其便将手边的一份薄薄的手书拿起来,念着上边记载的各项资料。仔细听时,却未提及换粮的事情,只是将按照换粮后的结果说了出来,最后的结果是唐国可以为东征提供半年的粮草。梁起这样说,是唐澋稽和唐澋清商量后,和梁起通气后让他如此汇报。换粮此事事关重大,一旦人知道的多了,便有可能走漏了风声,万一传到前线,势必会对军心产生动摇。而且,当时讨论东征时,便有许多人反对,一旦有人知道唐国国库已不足以应付整个东征,势必会有人造势要求停止东征。到时候,一些支持东征的人也有可能倒向另一边。此事一旦发生后,想来唐皇再如何圣心独断,也不可能不考虑整个朝堂的呼声,东征便可能流产。这是唐皇,唐澋清,唐澋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听过梁起的汇报,中书省的三人并未说话,如今梁起的汇报听来虽完美无缺,但对于户部的事情,虽然中书省知之不深,却也有些了解,总归不像梁起提出的那样。但连带着赵相国却并未有什么异议。不过看左右丞二人的行为总归在不经意飘向赵相国和唐澋清。田兮启和廖盛远也没有说话,虽然在朝中这二人都是高官,但是也仅限于军中,对朝中政务有所了解,但不熟知。唯有杨陈提出了意见,“据我所知,这几年朝中赋税并未增加,反而因为尧江大水免去了十几处州县的税赋,还有各处的赈灾粮款。再加上两年前北伐,没想到国库还能支撑东征半年的粮草。国库真有这么多银子?”,杨陈说完,田廖二人也是有些疑惑,毕竟唐国的实力他们总体还是有数的。
梁起笑了笑,“杨大人还是细心,诚然国库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银子。但是各地周转一下,朝廷再省一省还是可以凑够的。”
“杨大人自不必担心,这些账目都是我和梁大人共同监督登记的,不会有错。”唐澋稽接话说道。杨陈张了张了嘴,却未出声,既然这二人如此说,他也不便多管别部的事务,即使日后出了差错,找他二人便是。田廖二人见杨陈不言语,也不打算深究。
梁起望着没人提问,便坐了下来。杨陈也站起来,说道:“既然梁大人说完了。就该我兵部了。兵部也是二皇子过来同我们一起整理的。我也同诸位大人们说一说。”
杨陈的陈述大概同前些日子和唐澋稽汇报的差不了多少。这些事情田廖最是清楚,所以他二人没有丝毫异动。其余人也是没什么意见。杨陈说完之后,便坐下。
“我想诸位都应清楚了如今的各项工作的情况。不知诸位有什么问题吗?”唐澋稽问道。
赵相国回了一句道,“我中书省倒是没什么问题。户部,兵部的情况两位尚书大人已报备了中书,预备着圣上查问,我等也是知晓。”
剩余的几人也是摇了摇头,他们都是几十年宦海生涯,对于这些都知道两位尚书一定会处理好。
见得所有人都同意,唐澋稽正要说话时,许久未曾言语的唐澋清抢先开口说道:“既然所有人都同意了。刚刚杨大人还有一项未同各位说明,今天主要的议程便是这个。前面杨大人说了年前的上报所统计出来的缺少校尉的人数,共计一百一十余位。现在实地统计上报上来了,实缺一百二十多位各级校尉军官。如今关于这一百二十多位的缺儿,你们看如何填补。二皇子和杨大人讨论很久没有结果,今日便听听诸位的看法。”
唐澋清说完一阵沉默,赵相国最先开口说道:“我等中书省便无能为力了,自古军中军官擢升,降级皆是兵部和各军商管。中书省反而对此有些不熟,还是让兵部和两位将军说一说吧。”梁起也是附和的说着。
杨陈只得先站起来,“这段时间,二皇子和我等商议许久,依然有分歧。我的建议是将左卫左威两军各级所缺的军官职位逐级提升,这样一来呢大战在即,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二来,擢升起来的这些军官都是两军老兵旧将,对于左卫左威两军都熟悉,和士兵也没有隔阂。但二皇子觉得此举有些不妥,就是如此大规模从两军中提拔军官,为了补这些缺儿必定会有些滥竽充数之人,会对东征埋下隐患。所以这件事情也就搁置到现在。”
“从二皇子这个角度考虑倒也没错。如此大规模擢升,如果只从两军中挑选,确实会有才能不足者上位,况且左卫左威两军这几年以屯田为主,各个将领的能力未可知。一旦在东征之中无法上令下达,必会酿成大祸。”廖盛远想了想开口说道。
坐于上位的唐澋清和唐澋稽心中一震,没想到廖盛远会这般说。廖盛远此生皆以自己的利益为主,未曾想到今日也会说出这般有公理的话。听着廖盛远的话,唐澋稽总觉得哪里有不对的地方。但一旁的唐澋清停了停说道:“廖将军说得有理,所以二弟也是提出来,这一百多个缺儿,一部分左卫左威两军自己逐级提升,一部分由右卫右威两军和镇北营调任一部分,这样诸位看怎么样。”
因为杨陈的办法在廖盛远支持下已然失效,所以唐澋稽所提出来的办法是唯一可行的。田兮启,廖盛远,杨陈三人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唐澋清两兄弟和田廖杨三人的争论时间,双方关于逐级擢升的人数,和调任的人数展开一场时间漫长的交锋。直到日落时分,几人方才落下暂停的按钮,这期间中书省的赵相国三人和梁起屡次调和,希望双方都可以各让一步,只是并未有明显的作用。而原本讨论调任人数的主题也已转移到了各级军职的调任人数上,原本调任人数四十五人已是达成的共识,但是对于这四十五人的军职,唐澋清,唐澋稽坚决认为应该集中于高级或中级军职,而田廖杨三人认为应该将调任的军官集中于中级军职或者低级军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