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所谓战神(2 / 2)

加入书签

赵括认真的说道:“封龙和宋子都是非常坚固的城池,想要强行攻破,一定会有很大的伤亡,我要带着两万士卒,绕道上原,攻打石城,石城防御空虚,一旦我拿下了石城,封龙和宋子的守军肯定是要放弃城池来救援的。到时候,你就可以带着士卒去攻打这两座城池,我会继续吸引他们,不断朝着中山方向逼进...”

赵括讲述着自己的战略部署,赵括要利用秦军的组织力和机动性,与赵国的军队来一次运动战,赵嘉将两只军队驻扎在前线,腹部却非常的空虚,赵括正好利用这一点,绕道攻打其腹,迫使前线的军队回守,如此一来,王贲就可以从容不迫的攻下前线城池,步步紧追。

王贲记住了赵括的吩咐,带着其余兵力继续驻守,而赵括则是带着两万士卒离开了鲂子城。赵括也曾想过,是否能劝降中山的士卒,很可惜,聚集在中山的这些人,都是赵国原先的贵者,他们不愿意投降,不愿意屈服,赵括只能先击败他们的军队,然后再做打算。

当赵括带着两万人离开鲂子城,来到了元氏,又迅速绕道前往上原的时候,就在元氏对面的封龙城内的赵国士卒,已经发现了秦军的动向。他们急忙将消息传给后方的中山,中山距离这里还有一段路程,等到消息来到了中山的时候,赵括早就已经攻占了石城,这就是运动战。

赵嘉心里也是极为的不安,此刻带兵跟自己作战的人,是马服君,他从未战败过一次,多少名将都曾败在他的手里,赵嘉完全没有信心可以击败他,别说是赵括,就是王翦,就足以让他们畏惧了...想到这一点,赵嘉也不敢直接做出决定,他急忙召集了那些来投奔自己的将领们,来想出对敌之策。

其实,在听到带兵来攻打中山的是马服君之后,这些人的脸就白了...他们都是听着马服君的战绩长大的,要如何击败自己无敌的偶像呢?将领们沉思了许久,最后还是拿出了方案,前线的士卒回守,再请求燕人帮助,让燕人将军队调往曲阳,南行唐,野台等地区...将赵括围困在石城一代,然后击败他。

赵括攻占石头城之后,再次攻向东旦,赵国在前线的两支军队,也同时转过身来,开始追击赵括的军队,他们的回守是必然的,若是他们继续在前线,赵括就能轻易的切断他们的补给,让他们变成孤军...此刻,赵括也算是切断了前线士卒的补给,不过赵国依旧能通过下曲阳来完成补给。

只是封龙的士卒就不能及时得到粮食补给了。

赵括在攻下东旦之后,没有停留,前往九门....而在后方的王贲,在得知赵国军队后撤的消息之后,也是急忙跟上,毫不费力的拿下了封龙与宋子,此刻,封龙的军队来到石城,宋子的军队来到了宜安。赵括在此刻,忽然转身,王贲从宋子出发,赵括从九门出发,双方联合,强攻宜安。

一个回马枪,赵括就攻破了宜安的守卒,赵国的另外一支军队此刻还在攻打东旦,完全来不及救援,在攻破了宜安之后,赵括俘虏了一万多人,赵括一声令下,直接释放了这一万多人,王贲瞪大了双眼,这是什么情况?好不容易抓住的,为什么要放走呢?只是,他劝不动赵括,别说是他,就是王翦,也劝不动赵括。

当这一万多人无奈的回到了东旦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了战意。

马服君释放了他们。

马服君还是当初的那个马服君。

赵国军队本来就无意跟赵括作战,赵括释放俘虏的消息更是动摇了他们的军心,他们不想继续拿起武器与马服君交战,军队内出现了很多的溃兵,赵括则是继续北上,攻打下曲阳,飞速渡河,冲向了苦径县。燕国的军队此刻在野台,南行唐等地区,这里是中山的西部城池,而苦陉则是在中山东部。

当赵括攻下了苦陉的时候,中山完全暴露在了赵括的面前。

赵括只是用了一个简单的回马枪,以及让人捉摸不定的进攻路线,就摆脱了赵国与燕国的重重阻碍,直捣黄龙。听闻苦陉沦陷的时候,赵嘉浑身冒着冷汗,他急忙下令,要驻扎在野台等地区的燕国军队前来中山帮着守城,而在前线的赵国军队,则是要即刻赶往下曲阳,断掉赵括的后路。

赵国的军队飞速赶往下曲阳,只是,他们不知道,王贲在这里等待已久。

王贲做事认真,颇有些他父亲的风范,从不冒险,赵国军队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王贲却不急着出击,直到赵国军队准备坐下来休息的时候,王贲忽然杀出,双方交战,到最后,王贲俘虏了近三万人。王贲咬着牙,强忍着军功的诱惑,再次将这些士卒释放了。而此刻的赵国军队,完全失去了斗志。

燕国的军队从野台地区朝着中山赶去,赵括因为兵少,没有展开进攻,他绕过中山,驻扎在了中山以北的要道上。而在此刻,击败了赵国军队的王贲,顺利攻占了野台。王贲是那样的激动,赵括的指挥实在太精彩了,赵国与燕国加起来有十一万人,而赵括这里只有四万人。

带着四万人去进攻十一万人,这本来就是个不敢想象的事情。

而赵括通过分兵,展开了一次完美的迂回运动战,明明都没有跟敌人在正面交战太多次,就轻易的攻占了除却中山之外的所有城池...赵嘉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的那些城池就沦陷了,从头到尾,赵国军队追着赵括乱跑,不仅没有追上,反而将所有的城池都弄丢了....对于这样的指挥才能,王贲真的是心服口服。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攻破中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