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1 / 2)
所以在我看来现在最明智的策略自然是应该撤退。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落地之后的白露不但没有逃跑,反而主动冲向了沙王。
而且在冲锋的过程中我发现,白露居然把左手盾牌还有右手的黄金圣剑都给卸了下来,而换上了另一把九星级武器【战神之刃】
没错,就是和战神套装配套的【战神之刃】。
和【黄金圣剑】不同,九星级【战神之刃】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手大剑,长达1.5米,宽足有15公分,光是看着就让人感觉到一股无与伦比的彪悍气势,其攻击力要比【黄金圣剑】高超一大截来。
卷四逐鹿天下 433两百大关11
本章字数:4279
这一切也不过是眨眼间的功夫。
或许是看到眼前的人类居然敢小看自己,那沙王气得连连怪叫。
粗长的尾巴忽然一抖,仿佛一条狂舞大蟒,卷向白露的腰腹。
我原以为白露应该会仗着精妙的身法和步法闪避开来。
可没想面对这来势凶猛的一击白露不退不让让,反而挥舞双剑,劈向那迎面而来的蝎子尾巴。
就听轰的一声,白露的双剑同时击中了蝎子的尾巴,就在此时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
这一次白露居然没有被震飞,甚至连晃都没有晃动一下,更让人震惊的是这次的白露居然没有少血,而另一边的蝎子却被得震向后退出了六米开外。
这次硬拼很明显是白露占了上风,这!这也太离谱了吧。
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敢相信,白露居然能正面抗衡那怪物的强攻,难道仅仅是因为换上了双手大剑的关系吗?
恩!等等!双手大剑!
一瞬间我脑海里忽然闪过了一道灵光!
原来最大的奥妙居然就出在双手大剑上。
这时候我终于明白了白露为何换上双剑。
前文提到【对剑格挡】是把攻击力转换成防御力,攻击力越强,那么【对剑格挡】产生的攻击力也就越强。
此前的白露之所以被沙王震飞甚至并硬生生地震掉了33%以上的血量就是因为攻击力不够也因此哪怕是对剑格挡成功了,依然被震得血量狂掉。
但是在换上了【战神之刃】后,白露的攻击力明显增强了一大截,我暗自盘算如今白露其基础攻击力至少达到了130万以上,再加上青锋剑舞的攻击翻倍加成,真正的攻击力应该达到了286万。
286万的攻击力一旦成功发动【对剑格挡】就相当于拥有了286万的防御力,以此来硬抗沙王的270万攻击自然是占了绝对的上风,难怪连沙王都被她强行震退了。
虽然如此一来白露的装备基础防御力降到了最低的30万,但是综合考虑的话装备防御力的降低对她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她现在依靠的是【对剑格挡】来防守,而并不是【盾击防御】来防守。
想通了这点之后我不由暗自惊叹,这白露果然是个身经百战的高手,连这样的细节都能被她想到了。
这一切不过是眨眼间的功夫。
被震退的沙王显得暴怒异常,似乎不敢相信,眼前小小的人类居然拥有如此惊人的力量。
再次动了狂攻猛烈的,不过这次它不再是单纯的尾巴攻击,就连身前的那对钢爪也投入了攻击。
这使得它的攻击变得更加的狂猛,迅捷,两只钢爪大开大合,疯狂挥舞,粗长的尾巴更是更仿佛灵活无比的大皮鞭一样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
时而钢爪扑击,时而尾巴抽击,动不动还仗着那惊人的体积和冲击力来个野蛮冲撞什么的。
只让一旁观战的我看得是心惊肉跳,此刻的我能看到的只有那条金灿灿的尾巴像鞭子一样甩来甩去。
那对钢珠也如一双灵活无比的怪手一样,时而刚猛,时而,阴柔,配合那神出鬼没的犹如钢鞭一样的尾巴,看起来就好像是三个身手不凡的决定高手围着白露疯狂攻击一样。
然而它攻得猛烈,白露也同样守得稳妥,或许是刚才对剑格挡的成功,让白露的信心坚定了不少,只见她她以惊人的身法步法,配合双手大剑的在沙王的攻势里左冲右突,灵活之极,实在闪不开的话便会仗着惊人的攻击力用对剑格挡把和沙王正面硬碰将它震退。
就比如此刻,又是碰的一声。
白露的双手大剑再一次狠狠地劈中了沙王的挥舞抓出的前肢。
那惊人攻击力瞬间转化成了强横无比的冲击力把沙王庞大的身躯再次震得身不由己的后退了足有六米。
而趁着机会白露清喝一声飞身扑进想要趁着沙王还没从眩晕震荡中恢复过来发动追击。
可还没等她扑进。
嗖!的一声破空风声,沙王身后的尾巴却犹如灵活灵活的大蛇一样从身后的翻过头顶抽向了白露的脑门,于此同时两只巨大的钢爪也是一左一右,同时夹向了暴露的左右两侧。
我能清楚看出这时候白露如果想要强行攻击,固然可以劈中沙王,但她也同样无法逃脱沙王的两只钢爪夹击,还有尾巴的攻击。
无奈之下,白露只好临时飘身退开,可如此一来白露却失去了攻击的大好时机。
一时间双方你来我往杀得是不亦乐乎,让我看得心惊肉跳,眼皮子都不敢眨一下。
眨眼间双方交手已经超过了一分钟,就局面而言居然是旗鼓相当。
白露的攻击力虽然强悍而其不时还能用对剑格挡把沙王给震退,并让它陷入震荡减速状态。
但却始终找不到适合的攻击时机,因为身高马大的沙王有两只钢爪,一条尾巴,每一次白露想要乘势追击的时候,它总是毫无顾忌地同时运两只钢爪和那条尾巴和白露展开对攻,逼得白露不得不放弃机会。
这也使得白露看似占了上方却始终无法发动有效的攻击,战斗陷入了僵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