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塑千禧年代 第345节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也几乎。

德银定……哦,还没进行实质性的推进。

方卓回上海之后分别和三家投资机构见面,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dcm本就计划之内,康纳如他所说的那样是全力支持他看重的项目。

高盛因为新浪定增和易科上市这两笔关联交易,一下子变得你侬我侬,徐开伟虽然是高盛在华的首席代表,但他也依然会被其他业务部门的声音所影响。

这就像是风险对冲,不管冰芯能不能赚钱,新浪和易科都已经有切实的利益填补,更何况,冰芯这个项目的整体考察也没有问题,那该投就得投!

至于德银,方卓见dcm的康纳和高盛的徐开伟都是在会议室,只有见德银的张红力是在自己的总裁办,所聊的内容大概也就30%和冰芯相关。

方卓对张红力有种直觉,这位在项目投资上的谨慎心很高。

既然如此,那就先把精力用在对的地方,只要彻底搞定高盛和dcm,冰芯这个项目的融资进度就完成了99%,差5亿多和差1亿多,操作的空间不可同日而语。

9月的第一周,方卓坐镇上海,邱慈云扎根合肥,一个继续搞资金,一个确定合适厂址。

随着各家资金的逐渐进入,注册地址在开曼群岛的csmc股份比例几乎一日一换,逐渐显露出规划中的框架。

方卓在和dcm、高盛的草签协议里没有加上让渡管理权的条款,他和中芯张汝京的不同即在于能通过股权来牢牢掌握住公司的归属。

自家持股30%+合肥国投的14.4%+第三方公司代持的期权池10%,这就拥有了绝对的决策权,如此还没算上资金还没到位的idg,即便后续继续融资,依旧能把持董事会。

9月9号,dcm挑了个吉利的日子和冰芯csmc签署正式协议。

没有香槟,没有庆功宴,没请媒体记者,只让易科的人拍摄了几张照片。

照片中的方卓和康纳都笑得很开心,两人拿着合同彼此握手的照片更是被康纳要回去以作纪念。

dcm来华是要开拓业务的,康纳作为合伙人,他挑选的赛道就是半导体产业,手上推进的两笔投资项目分别是冰芯和中芯。

中芯自不用说,即将上市,规模和业绩都注定在股市上有不错的表现。

冰芯嘛,有前景。

康纳相信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会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快速发展,自家则能从中获取不菲的利润。

时隔三天,先前一直和德银保持默契的高盛集团也欣然与冰芯csmc签署正式协议,同样成为公司董事会的一员,由首席代表徐开伟担任董事一职。

至此,易科集团、合肥国投、miga基金、高盛集团、dcm、中国企投全都和csmc冰芯达成合作,共同斥资7.5亿美元打造国内先进的晶圆厂项目。

现在,只剩下德银和idg两家还没有完成他们的任务。

方卓没有第一时间去联络这两家,他花了两天时间向各路地方政府致谢,表示这次没有达成合作,下次仍然有机会建设生产线,就像中芯不只在上海建厂一样。

未来,冰芯和地方政府还有很宽广的合作空间。

9月14号,csmc举行了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应到五位董事,实到四人,缺席的那位属于miga基金,大家对这席位设置的用意心知肚明,也没表示什么看法。

方卓、徐开伟、康纳以及代表合肥国投的吴宏全,这是董事会能现场表决具有效力的四位。

参会的还有从合肥返回的邱慈云等高级技术骨干,以及,易科的供应链总监孙琦。

今天这个会议主要讨论的就是国际上的设备采购。

也正是因为这个,邱慈云才专门回上海,他先前已经拟出了设备名单,但碍于方卓的非专业,必须得当面说清情况才行。

“按照我们前面两年的采购经验,欧洲的设备比较容易,反而亚洲的像新加坡不太好买,他们主要考虑到他们自己的产业保护,会有行政上的干预。”

“以色列也不错,挺乐于卖设备,但他们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在于后续维护和升级的费用很昂贵。”

“中芯最开始有的设备替代就是从以色列采购,用了一年一算后续费用都快赶上最初买设备的钱了。”

会议室里的邱慈云侃侃而谈,介绍采购情况。

等他说到最后又补充一句:“中芯的不少二手设备是凭借张总的人脉搞到的,如果我们买不到,恐怕还需要去买新的,而且,国际上采购的最新情况我还不是太了解,恐怕得跑一跑才能评估。”

方卓听得很认真,虽然对这个领域基本不懂,但知道用人就行。

他先点了自家公司的总监孙琦,问道:“孙总是常年在国际上跑业务沟通的,我们易科和日本东芝的合作都是孙总负责,接下来能不能拓展下业务范围,你们商量下给个结果。”

方卓示意孙琦和邱慈云相互沟通一下,前者精通国际采购流程,后者熟知设备需求情况,应该能有所互补,至于易科的供应链,现在已经十分稳定,提拔副手上来就可以。

“徐总,你们高盛推荐的新cfo很好用,能不能在设备采购这块再给推推人啊?”

方卓扭头也和旁边坐着的徐开伟沟通起,意思很明白不过,签过合同,大家都是自己人,赶紧就设备采购这方面提供帮助啊。

徐开伟沉吟一会,说道:“我们肯定愿意帮忙,尽量让这个设备层面不出问题,但实话实说,高盛能提供的帮助还是美国境内的更方便一些。”

高盛是个全球性的集团,但影响力自然是大本营最强。

只是,美国设备采购遭遇的审查尺度最高。

两边的影响因素纠合在一起,最终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样,还真得试试才知道。

方卓又询问邱慈云的意思,要是能买美国的设备,那自然是买美国的设备,它的绝大部分都是最好的。

如此,先敲定下来一件事,调整下采购重心,原先是把审查最严格的美国设备放最后,现在则是先去美国尝试,如果不如人意,那再考虑替代产品。

“咱们国内有没有什么设备能买啊?”

方卓等到拍板决定后又笑着的问了一句。

邱慈云想了想,答道:“很少,中芯里也有少量的国产设备,但存在一个问题,我们还得考虑后续的技术升级,国内这方面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