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二章 大人物的生意(2 / 2)

加入书签

但在杨秋看来这个数字毫不起眼。不说后世那天文数字的产量,光是航空发动机一旦突破,航空用铝数量必将成倍增加。目前国内电解铝年产量还不足3000吨,严重滞后于实际需求。何况中国是“贫铁”国家。铝作为不可替代的补充金属非常重要。至于电力他更不担心了,因为他已经决定在铝土、煤炭和水力资源资源丰富的北海省建设两个大型水电产和一家火电厂,不仅可以撑起西北数省的用电,多出来用于年产几十万吨一点问题都没有,而另一个电解铝基地广西因为水力丰富,所以也不算太大麻烦。

至于民用电力晚几年普及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西湖还没逛完,两人就很快达成了协定。杨秋答应向美国开放更多机会。护送胡佛前往卡拉干达查看苏俄救灾情况。而胡佛答应向中国出售两套5万吨电解铝设备,还争取到三家水电厂的大型水轮机合同,同时答应提高向中国出口废旧钢材数量,但对于最后西北换吕宋市场计划没立刻回复,因为这个事情太重大,他需要向柯立芝总统汇报。

总的来说,处于蜜月期的中美有着极强的互补能力,所以商贸谈判上大家都聊得非常开心。回到饭店后。精美的苏杭佳肴又让胡佛乐不思蜀,看着他杨秋却慢慢放下筷子,不为人注意的挑挑眉毛:“胡佛先生。听说您对矿业开采经验丰富,不知您个人是否考虑进行投资呢?”

胡佛对矿产业的确有异乎寻常的热情,因为他早年发家致富靠的就是矿产开采业。不过他现在身份特殊,身为美国政府部长继续经商会在仕途上带来诸多不利,惋惜道:“是的,我非常感兴趣,但身为美国政府工作人员我想。”

听到胡佛要拒绝,杨秋立刻打断道:“是一笔总价值可能超过7亿美元的大生意!”

“咳咳。”刚往嘴里塞个虾球的胡佛差点被呛到,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杨秋。7亿美元合同?上帝,难道中国发现了第二个苏门答腊油田?如果真有这么大。一切冒险都是值得的。

“不是石油是锰矿。一座世界规模的锰矿,因为位置较为特殊,所以我需要一位合作伙伴。”杨秋轻描淡写,故意不说出地点。

联想到刚才杨秋要想用西北换吕宋,现在又需要“合作伙伴”,胡佛不由暗暗挠头。不会是吕宋吧?要是吕宋可不好办,毕竟锰矿属于高价值矿藏,世界级锰矿足以引发战争。而且苏门答腊油田后各国都这个地方管制都比较严格,美国也不会准许这么大锰矿被中国控制。所以问道:“副总统阁下,如果是吕宋或南洋请恕我无能为力。”

“当然不是吕宋。是我私人名下的一家公司发现的,在澳大利亚。”

胡佛动动嘴巴,终于知道杨秋为何要“合作伙伴”了。澳大利亚虽然已经独立,但实际上还是英国控制,要想去那里开采如此有价值的矿藏绝绕不开英国政府。不过要是自己和他联手的话,面对中美政府背景,恐怕唐宁街都不得不睁只眼闭只眼。

见到胡佛亮亮的眼光,杨秋就知道他心动了,笑道:“您不需要亲自出面,只要帮助我获得开矿许可并减少干扰,我可以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赠送给您。当然,如果您将来需要用钱,也可以将股份出售给我换取现金您看怎么样?”

只要动动嘴皮帮助获得开采许可证,就可以拿到2亿美元的股份。尤其是后面这条,一旦需要可以将股份卖给杨秋换取现金更让人心动!要知道,胡佛可不想一辈子当商务部长,未来竞选总统时必定需要海量资金,有这些股权后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入白宫!

杨秋也很高兴。

澳大利亚格鲁特岛锰矿资源丰富,勘测队也已经定位两个矿源。如果自己单独去开矿,说服澳大利亚政府应该没问题,实在不行花点钱贿赂就能办到,但英国这关绕不过去。但拉上胡佛就不同了,模模糊糊的中美政府背景,就算大英帝国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至于价值2亿的股份说到底也是慷澳大利亚之慨,何况能把胡佛拉上船,几年后的金融危机中就有大把机会。

两人很快达成协议。杨秋和胡佛在各自国家注册一家矿产公司,然后按照苏门答腊油田模式组建北澳锰矿公司共同携手。由杨秋负责全部投资,而胡佛负责搞定澳大利亚政府,并在必要时以美国商务部的名义向“不友好国家”发函说明北澳锰矿公司属于美国公民的海外资产。

等协议签署后杨秋大度的从103师抽调一个连保护胡佛前往中亚,自己则回南京和吕碧城商量组建锰矿公司的事情。吕碧莲对这笔大生意非常感兴趣,立刻接下全部后续工作。不过她也没亲自出面,而是以入股的方式由华辰石油公司和致公堂海华贸易公司按六四分成开办一家新公司,然后由这家公司和胡佛的公司合作组建北澳锰矿公司。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来是致公堂在澳大利亚有很深的根基,二来杨秋现在的身份已经不适合直接出面。

杨秋继续当甩手掌柜,把北澳锰矿公司的工作交给吕碧城后又去找雅各布,因为财政部需要借用犹太银行网络将贝祖贻赚到的2亿美元弄回来。在缴纳1000万美元“好处费”后,雅各布答应帮国投公司转出这笔钱。但这笔钱并没回国而是被转到美国,贝祖贻开始按计划买入大量优质股票,静静等待杨秋所说的“转折日”出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