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章 盛宴中的信使(1 / 2)

加入书签

状元楼就在横卧东湖的状元桥西桥头,北面是古老的城隍庙和升仙井,南面是火神庙和文昌阁,西面是钟鼓楼和历史悠久的江西学府,因此周边满目繁荣,风景独好。

两层高的状元楼今曰热闹非凡,满城士绅贤达名媛闺秀齐聚一堂,出席由省主席朱培德将军主持、北伐名将安毅将军举行的答谢宴会。

一楼的五十余张大桌周围坐得满满当当,楼上雅间中的显贵也都下到一楼大厅,出席宴前仪式,大门口彩旗飘扬,党旗高悬,大厅里五彩缤纷喜气洋洋,当乘坐安毅和朱培德的雪铁龙专车在三辆满载卫士的美国轿车护卫下缓缓停在门口之时,周围观者如云,掌声随即响起。

朱培德从车里下来,叫过安毅,携手而行,沿途频频向四周挥手致意,不时地向安毅引见南昌政界、文化界和商界领袖,好一阵寒暄,这才在众星捧月之中迈进大厅。

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朱培德将满脸微笑的安毅拉上临时布置铺上红地毯的主席台,面向满堂人群,连连作揖,引来一片欢声笑语和更热烈的掌声。

朱培德上前一步,举起手示意安静,接着发表祝词,他对南昌各界和满城父老致谢完毕,随即把安毅夸得天花乱坠,从奉新之战开始一直夸到徐州之战,听得满堂掌声阵阵,欢声雷动,弄得自认为已经把脸皮磨厚几层的安毅惭愧不安,俊脸发红,惹得台下名媛闺秀倾慕不已,眼放光彩。

朱培德的口才相当好,把安毅的屡次战功说得跌宕起伏,听得台下男男女女如痴如醉。

一直站在安毅侧后方毫不起眼的林旭东与身边的沈凤道低语了几句,随即找到个机会悄悄上前在安毅脑后低声汇报:

“大哥听着就行,别张望,小弟意外看到了戴笠戴大哥和另三位年纪相仿的人,他们此刻正坐在左前方靠第三扇窗的那张大桌边上,正用眼睛盯着你。小弟在南京与李宗仁副官吃饭的那天晚上见过戴大哥,印象很深,不会认错的。”

安毅心里惊讶,脸上却异常平静,也没望向戴笠几人所在的位置,正好朱培德的致辞完毕,安毅在热烈的掌声中上前致答谢词,满城百姓和各界代表在安毅归来之曰,给予安毅和他的弟兄们英雄般的待遇和荣誉,安毅心中无比感激,时时觉得亏欠。

得知戴笠等人在场,说不定还有南京李宗仁和武汉汪精卫的贴心人在里面,安毅立即警惕起来,毅然决定取消原先腹拟的答谢词大部内容,满怀感激地向各界代表、学生老师、尊长老幼和全城百姓逐一致谢完毕,说了几句客套话,随即将重点转到做生意上面来:

“……如今国难当头,内战不休,前方将士为了实现中山先生遗志,正在流血牺牲,安毅迫于形势以及麾下官兵伤亡惨重十不存一,只能解甲归田回到后方,每每想起,心中无比仓皇,万分愧疚!

然而,报国之路不止一条,工业救国就是其一,此时的满堂尊长、富绅贤达、无数的人民无不在为国家统一富强而奋斗不息,大家都以缴税纳粮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支持前方的将士,都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地做着奉献。

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自己所做出的贡献,举个小小的例子,家家都要吃盐穿衣,每买一斤食盐、一尺布料都含有政斧规定的税赋在内,不管是商家付出税钱还是我们购买商品,这钱都交了,每缴纳的一分钱税赋,最终都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变成将士们身上的征衣、手中的武器,变成一条条道路、一座座码头,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在这看不到的细微之处一点点迈向进步。”

满堂人群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新颖的论点,全都注视安毅凝神倾听,安毅接着说道:

“因此,安毅打算倾尽全力发展工商,目前在老南昌投资的几个伤残军人福利工厂、与本地贤达合资兴建的已经生产开始的苎麻纺织厂等,就是安毅工业救国的初步尝试,接下来安毅还会以微薄之力,说服亲朋故交慷慨支持,招商引资在老南昌兴建更多的实业、学校、医院和道路,也请诸位尊长、兄弟姐妹予以精神上的支持,更欢迎工商界的前辈共同合作。

在此,本人向诸位透露个消息,在本市投资电厂和电报、电话公司的孔祥熙先生、与安毅共同合作对老南昌工业基地进行大笔投入的欧耀庭先生,下月都会前来南昌,继续发展和兴建因南昌事件被中断的投资项目。

这是个难得的机遇,说明我们的南昌人杰地灵,未来充满了希望。”

安毅的恭维话和透露出的商机,立刻迎来满堂的掌声,朱培德也含笑点头非常满意,安毅话音一转,说出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安毅是四川人,从小颠沛流离,四海为家,之所以选择在老南昌安家,是因为安毅对这块炽热的土地和淳朴善良的人民无限感激,也心中有愧,因为,在奉新之战、南昌之战、进贤之战、衢州之战、汤兰之战、庐陵之战、淳安之战、昆山之战、扬州之战、泰州之战、五河之战、灵泗之战以及徐州之战等一个个战役中,成千上万的江西子弟为三明煮义、为国家民族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可我安毅活下来了,从工兵连长到模范营长,从模范营长到补充团长,从补充团长到读力团长,最后到读力师少将师长,安毅的官越来越大,手下牺牲的弟兄也越来越多,所以安毅心中有愧,备受煎熬。

我随时都在想——怎么才能竭尽全力报答江西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安毅宁愿做江西人民的儿子,愿意把老南昌当成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家,立志一点一滴,把自己的家建设好!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