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不动如山,侵掠如火(2 / 2)
第二阵,大明再胜,静,不动如山,动,侵略如火。
而后大明势如破竹,将建州三卫在十日内攻下,而后开始向北一路攻伐,追杀逃亡的董山,在大明景泰十四年天明节之前,在野人女真的部落,大明的猎犬找到了董山的味道,将董山残部消灭,将董山的人头,送往了京师。
而纳哈朗,投降了。
纳哈朗的爷爷是勐哥帖木儿,勐哥帖木儿是大明册封的都指挥,纳哈朗拿着太宗文皇帝的赐下的诏书,大喊自己是大明忠臣,受到了李满住的胁迫不得不反明,大明王师一到,率众投降。
这石亨和于谦发现这个纳哈朗就是建州三卫里的老六。
董山和李满住趁着大明孱弱劫掠大明的时候,纳哈朗忙着屯耕,从不扰边,但是大明势弱,纳哈朗的确是“被迫”投敌,现在大明王师来了,纳哈朗立刻倒戈,这也不能怪纳哈朗不讲义气,李满住的主力崩溃的实在是太快了,一个接战被合围,最后被手下杀死。
李满住的战略自然是极好的,也是唯一的一条路,可是他碰到的是鼎盛时期的大明。
纳哈朗本身就没什么抵抗意志,一看李满住死了,一翻自己的犯罪记录为零,直接纳头就拜。
大明墩台远侯甚至找不到纳哈朗冒犯大明的言论。
造反造到这个份上,也算是独一份了。
最后纳哈朗被任了一个鞑官,被送到了天津卫,赐了李姓,三世降袭,算是勉强苟活了下来。
辽东战事之顺,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朱祁玉将董山、李满住的脑袋挂在了德胜门上,挂了十天,喂了野狗。
在获得了军事胜利的前提下,大明开始对整个辽东展开了郡县化,分为了三个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辽宁主要以辽东都司为前身,而黑龙江省,则是黑龙江流域,夹在中间的则为吉林,这个名字是汉名,永乐年间,曾经在吉林设立吉林造船厂。
三省之地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商讨,之前有翰林认为以部族和水系,分为辽东九省,分为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
最后经过研讨,还是分为了三省便于打理。
而黑龙江的范围包括了整个外鲜卑山(外大兴安岭)和格布特岛,格布特岛最早居住民是唐朝的靺羯人,所以这个群岛也被叫做靺羯岛,面积是舟山群岛的两倍,但是因为结冰期太长,导致水师难以驻军。
至于命名法,大明礼部掏出了唐朝的地理志书直接一顿照抄,就完成了对辽东三省的改名。
大明不缺少当官的文人,也不缺少想要种地的百姓,打东北就是为了安置大明日益增长的人口。
“这个万全、赵守义送解刳院,朕当年就该把他们都族诛的!”朱祁玉看到万全这个名字就是一顿来气,做出的第一道指示,就是把这个家伙送进解刳院里,万全的爹山东布政万观是李宾言抓的,这个万全还是被李宾言所在的西路军给擒获的。
朱祁玉又下了一道圣旨说道:“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三个月后,但凡是发现了留辫子,格杀勿论,此留辫之人的家产,皆归击杀此建奴的汉民所有,翰林院有人叨叨,就把人送到三省为官,朕倒是要看看,他们有什么良方。”
亡国之君又下达了一道在后世看来极为狠厉的圣旨,而这道圣旨,就是彻底断绝女真的文化共同认知,为大明全面郡县化辽东三省夯实基础。
兴安不知道为何陛下下达如此残忍的命令,但他还是将圣旨送到了文渊阁,文渊阁诸学士大吃一惊,开始很皇帝讨价还价,消灭女真的共同认知,自然是王化的一部分,易服移风,本就是王化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三个月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一道政令应该是切实可行的政令,皇帝的诏命,送到刚刚建立的三省之地后,执行下去,最少要一年的时间,所以文渊阁大学士们据理力争,最后将剃辫令,改为了一年为期。
一年的时间真的不短了,还不肯剃辫,那就不能怪大明无情了。
大明在摧毁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的共同认知,而后迁民,在辽东三省注入了大明的共同认知,那便是迁民,只是相对于洪武年间、永乐年间的迁民,景泰年间的迁民,这是朝廷一个无奈之举。
大明没地方养那么多人了,要么率兽食人,对内极致朘剥,将百姓维持在一个土地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要么对外扩张,对外殖民。
在天明节后,兵部也上奏了此番作战的战功册,杨俊按制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颖国公,范广因公封为宁阳侯,而赵辅因公封爵为武靖伯,而此战忠国公石亨、晋国公于谦,除了奇功牌、财帛恩赏之外,并无再多的恩赏。
不是封无可封,石亨和于谦表示,这一战打的太快,敌人太过弱小,虽然收获极多,辟土广众,可敌人就是太弱了,如果爵位有经验值的话,建奴这点怪,压根就没刷多少经验出来。
对于石亨和于谦而言,他们并不需要再进一步,异姓王这种东西,在汉代就已经证实过了,死人才能拿得稳。
最让朱祁玉意外的是,商辂主动请命,留任辽东任巡抚,主持辽东三省郡县化诸事。
商辂和李宾言是对手,商辂清楚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里,他缺少地方履职经验,这一点他完全不能和李宾言相提并论,如果日后于少保真的不再主持政务,商辂知道自己的劣势太大了。
所以趁着郡县东北之事,商辂要补足这方面的短板,履任地方便是。
大军在景泰十四年二月开始准备班师回朝,而大明迁民之事,也将会在两年之内完成,第一批为五十万,第二批为八十万,第三批为一百万,至此,大明的人口压力得到了很大的纾困。
东北是适合种地的,因为这里有黑土地。
景泰十四年二月,坐在奉天殿上的朱祁玉并没有在朝议,而是在监考,这是景泰十四年的殿试,他手里拿着新任松江巡抚陈宗卿的奏疏,这本奏疏详细的汇报了大明在西洋和大西洋的活动。
让朱祁玉格外意外的是,在眼下,西非居然存在着一个绵延了1100多年的帝制王朝,桑海帝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