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在美国5(1 / 2)
36-在美国5
1930初,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刘潇让二舅前往德国同希斯公司,商讨购买整套机床生产设备。
出于商业利益的缘故,希斯公司没有同意,但同意榆林方面可以先期派120名生产技术人员来希斯公司学习机床的操作、使用和维护。
随着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不断深入,希斯公司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在1930年6月以1亿1千万美元的价格,同意为榆林方面生产全套机床生产设备,并负责工厂的建设指导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在上海中华爱国教育促进会第一批留学德国的毕业生陈善举、罗炳兴二人的督造下,1931年初,所有生产设备完成制造并装箱起运至青岛。经多次铁路和公路运输到达米脂县,陈善举、罗炳兴随货物一并到达。
1932年6月,榆林机床厂,在榆林米脂县落成投产。
在同希斯公司谈判的过程中,周家祝还去了德国肖特公司,以1.1亿美元的价格签订了在绥德建立大型玻璃厂(含特种光学玻璃厂)的协议。
1931年初,刘潇按计划开始再次游历美国。不同的是,这次刘潇不再是简单的参观了。
刘潇同美国通用公司签署了协议,由美国通用公司在榆林鱼河堡负责建设汽车制造厂,榆林方面投资2.4亿美元和征用土地,通用公司负责提供所有生产设备,并为榆林方面培训30名工程师和320名技术员工,股份比例为榆林方面55%,通用公司45%。工厂1933年4月建成,6月投产。
1931年2月,刘潇来到伊利诺洲的卡特彼勒公司。经过三个月的谈判,最终以2.4亿的价格签署协议。协议规定:卡特彼勒公司为榆林方面建设、组装、调试一座大型拖拉机厂,附加建造一座大型轴承厂。并负责榆林方面40名工程师和460技术工人的培训。
协议特别规定该厂生产的发动机为柴油发动机,有关大功率柴油机的设计工作由双方共同合作,研究经费榆林方面出60%,卡特彼勒公司出40%,成果共享。工厂和实验室的建设,必须在1933年8月完成。
1931年5月,刘潇同美国威氏炼油公司达成协议,由榆林方面提供资金2千3百万美元,威氏炼油公司提供钻探设备和人员,对陕北、甘肃、宁夏地区进行石油勘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