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处处暴雷(2 / 2)

加入书签

就凭他八十岁的那颗卤蛋脑袋?!

类似的情况,在关中地区并不比河北山东来得轻巧,江淮大旱的同期,原“关内道”的范围内,其实问题不大。

但是,入冬之后,黄河凌汛冲垮了河套省数个重要大坝,其中有没有问题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直接导致地区和地区中断联系。

于是在正常的朝廷制度之下,长安和太原作为都城,是需要发挥作用的,粮食调拨很快就开始了。

太原还好,问题就在长安身上,这笔粮食是借的,然后储备粮又是空的,西京长安那些借粮出去的大户,直接把事情闹大。

两个程家在巴州互殴、开战,都不过是这个事情的一个局部,是小问题。

真正疯狂的,是成都也拿不出粮食,在贞观二百九十五年之后,因为关于拆分剑南道的事情基本很稳,所以成都中下层官僚,都在投资拆分之后的剑南道地区。

尤其是剑南道南部。

远方的金矿不知所以,眼前的金矿甘之如饴。

最终一系列反应,宛若多米诺骨牌,最后一张牌,竟然拍到了王角的眼门前。

没有别的原因,也可以说是理所应当。

因为现在还能大规模调动粮食的地方“诸侯”,除了王角,哪怕是王角的“盟友”冯复,多少还是要看王角的脸色。

南方的木薯粉是不好吃,可抗饿啊。

帝国现在的统治模式,就是围绕中心城市建设地区行省,发达城市中有大量的手工业者、工人、小有资产者,而肥沃的土地之上,各种宛若城堡的大农场主、大庄园主随处可见,然后在稍微不那么便利,但还是能够进行灌溉的土地周围,形成了非常密集,但有成分非常复杂的小农。

旧时代中的军镇军官,往往就变成了大地主,一传两三代人比比皆是,曾经唐军序列中的地方军镇兵,又或者说老派“府兵”,大多都是成了佃户甚至是农奴。

这种模式非常依赖帝国的威权,当威权逐步走低,甚至威权遭受到了挑战,或者自身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么一个局部地区的崩盘,几乎就是眼皮子一眨那么快。

关中地区如此的肥沃发达,有着惊人金属冶炼工业,还有帝国内陆地区最大的装备工业集群,然而,没有粮食,就无法供养数以百万计算的城市人口。

这不是什么寄生虫一般的农业帝国都城人口,他们本身是创造价值的,是作为市场的一份子而存在的。

帝国在基础投资和消费市场这两个领域之中,都非常的依赖这些“基石”。

只是,“基石”之所以是“基石”,就是用来埋在土里,然后踏上一万只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