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和珅和中堂(2 / 2)
谁敢保证苏和泰就不会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呢?
拿一个没大用的赵家,拿一家在他眼中如是草芥一样的汉人屁民,来卖好一个四品知府,这可是很划算的事情。
虽然这会对苏和泰的官声有妨碍。可赵家只要不家破人亡,苏和泰的‘口碑’就也倒不了不是?
内中的分寸与把握,一切都只看苏和泰对赵家的真实态度。
当然,赵爹现下脑子里想的‘苦难’也不是真关乎赵家生死的大劫难,他还不觉得赵家的麻烦就关乎生死了。那样说就太严重了。
但这档事儿即便不关乎赵家存亡,那对赵家的影响也是很大很大的。
“这……”赵亮还能说什么呢?赵爹的担忧完全正确合理。继任者都不需要把赵家彻底搞死,只需要先期打压蹂躏一阵,然后再高抬贵手,那保不准还能叫赵爹心生感激呢,也卖了苏和泰的面子。那站在赵家背后的苏和泰,即使没有卖了赵家数钱的意思,对此也不能说什么。
可这么一来苦的就是赵家人了。
都不需要多久,一年半载的打压就足叫赵家在陈州府声名扫地。不但能重重影响到赵家产业的下一步扩张,连赵亮与何志辉搞得那个不能曝光的会社都将会大受影响。
何志辉才只是个秀才,能教友交往的人又会是些什么人呢?举人他是高攀不起的。
所以,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何志辉能往来的就只是些跟他一样的秀才,就比如赵德安,甚至是一些连秀才都不是的童生。
这些人的抗压能力是很薄弱的。要是发现知府大人对赵家有不满和打压,作鸟兽散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而这种不可言明的事儿,第一炮没能打响的话,日后要东山再起就太难了。
不是赵家没那个财力,而是何志辉的号召力和声望,根本不足以做第二次。
车厢里赵亮也不吭声,而是在心里细细盘算着他早就计划好的后手。不提赵爹、赵老爷子对赵家今后未来的担忧,现在苏和泰要赵家二次起头,那连赵亮本人都开始有些担忧了。
虽然陈州府的得失,很小儿科,根本就不能跟计划比。
可计划的再好,不付之以行动,或是不能做好行动,那计划就永远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计划而已。
反观陈州府,这是赵家人的根本啊。
赵亮默默在心中盘算着,“乾隆三十九年,时间已经不多了……”
再有两年,人和珅和中堂就要彻底发迹了,到时候赵家想去抱大腿都很难。也就是现在,和珅还是潜龙在渊,被乾隆扔进内务府里当一个不怎么起眼的管库大臣。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