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冤种妹妹(1 / 2)
容朝皇宫,麟德殿。
容朝皇室在这里宴请刚刚封赏过的讨伐百济的功臣名将。
启蛰坐在她哥下首,不断地接收到对面褚辞玉的疑惑目光,和她哥频频望过来的冰冷眼神——咋说呢,想刀一个人的眼神,那还真是藏不住啊!
褚辞玉一会看她,一会看她哥,褚辞玉看她的时候很迷,看她哥的时候更迷。
“砰!”大殿中传来一声闷响。
群臣纷纷看向启翛。
启蛰也跟着望过去,以眼神示意,你咋滴啦哥?
启翛这才发现,刚才自己太过激动,一掌拍上了几案。
“咳咳!”他握拳掩饰尴尬,“好啊,众位爱卿讨伐百济辛苦,我大容实在是人才济济啊!”
“敬诸位爱卿。”启翛举杯。
“谢陛下。”群臣纷纷回敬。
落下假笑,启翛松了口气,还好朕足智多谋。
好不容易撑完这场宴会,启蛰不出意外地收到了她哥的凶狠眼神,那眼神很类似于在崇文馆上学时,她经常对其他小伙伴友好示意的——等着,放学别走。
启蛰缩手缩脚来到她哥处理政务的紫宸殿。
启翛坐在龙椅上,狭讽道:“哟,这不是我的好妹妹,耀华长公主,是什么事让您这么一脸小心。”
“我最最亲爱滴哥~”启蛰谄笑。
“别别,我担当不起。”启翛连连罢手,“你只要给我解释解释,褚辞玉为什么一直盯着我就行了。”
从刚才宣旨开始,到现在殿中设宴,这人就像眼皮抽筋了一样,一直盯着他看。
好吧,作为一个开明的皇帝,他可以理解,褚辞玉从小生活在边境,那里民风剽悍,没有礼貌也正常。
但这厮原来看向他,眼皮还只是跳动,后来看到启蛰进来,那抽搐地快跳舞了。
摆明和启蛰有关。
再者,直视君颜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他爹娘也太过纵容。
真是放肆!
最最重要的是,还害得他一时冲动,破坏了他引以为傲的冷静克制,差点在群臣面前下不来台。
启蛰用脚在地上画圈圈,一脸嘿笑企图装傻。
启蛰说:“满朝文武,谁不真心拜服我哥。那毕竟哥你打小就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允文允武。”
启翛一脸真诚的说:“没用的,你还不明白吗?从你把那张该死的春光美景图落在我房间,还被阿爹看到的时候,我们就恩断义绝了。”
春光就算了,那图上还是好几个人聚众赏春!
阿爹那一顿揍……打从出生起,他就没受过这样的委屈!
玛德,越想越气。
他说:“我告诉你,我真是一刻忍不了了,作为一个明君,朕不能滥杀无辜,所以我一会就去派人给他看病,只要褚辞玉不是患有眼皮乱跳不能自理的恶疾,朕就要他好看!”
“别!”启蛰扑过去,直接把她哥按回了椅子上。
“嗷!”启翛一声尖叫。
那龙椅后边雕刻的是栩栩如生的金龙,她这么一按,正好把他按在上面。
他发誓,古往今来一定没他这么像真龙天子的了,估计现在后背脊椎骨都能显现出金龙形状了。
“启蛰!!!”启翛喊,“我杀了你!”
他伸腿就要蹬过去,启蛰下意识地拍了他腿一巴掌,轻描淡写但正中麻筋。
然后,他抱着腿哀嚎:“启蛰,我杀了他!”
启蛰是习武之人,伸手是下意识反应,这会儿发现打重了,赶紧帮他捶腿。
边捶边说:“哥你咋这个样涅,你大人有大量,就饶了他呗。”
启蛰按摩手法不错,手法老到,启翛很受用,但是这口音,听着真是很别扭。
他说:“你不就是去了一趟百济,怎么现在说话都这么怪,你赶紧改回来,我太不习惯了。”
启蛰板正腔调,一字一顿:“咳咳,他们那边说话都是这个样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被带过去了,不过哥,你为什么这么不喜欢褚辞玉,我看着这小伙子不错呀。”
启翛翻了个白眼:“那你给我解释解释,你为什么这么护着他。他的眼珠子,都要飞到你脸上了,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们两个在百济到底怎么了,是不是他对你穷追不舍死缠烂打。”
启蛰挑挑眉,做惊讶状:“你是在承认我的魅力吗,我就知道,你虽然人不怎么滴,但是起码的审美还是有的。”
启翛微笑:“不,只是如果他眼神真这么不好,那朕就恕他的罪,并派最好的太医去过给他治眼睛,怎么说也是功臣,年纪轻轻就瞎了可怎么好。”
“靠!”启蛰拍桌子爆了个粗。
启翛说:“别说那些没用的,你就告诉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这次轮到启蛰不好意思,启翛看得有点惊,我这没脸没皮的妹妹是怎么了?
最后她扭扭捏捏地说:“你也知道,他长得那么好看,精准卡在我的审美上,我一时把持不住也是有的。”
这话信息量有点大。
但是启翛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他妹可能暴露了身份,或是被猪拱了这件事。
而是另一件本来觉得莫名其妙,但还是可以理解为忠君爱国,但现在发现其实可能与事实大相径庭的事。
他咬着牙,一字一顿问:“那你们……有发生什么,吗?”
启蛰本来不想承认,但她哥表情实在狰狞。
她甚至怀疑,再犹豫一会,她哥就能把她活嚼了。
于是她小心翼翼地说:“这种事你也知道,有时候一把火烧上来,它控制不住的呀,何况他不止脸蛋好,身材也好……”
“启蛰!!!!”启翛觉得,自己天灵盖都要被怒火顶开了,“我说褚辞玉前几天为什么跑到御膳房,死拖硬磨,就是不让送冰酪过来!”
启蛰更加小心翼翼地问:“哪天?”
启翛磨牙冷笑:“就是上次朕单独召见伐百济的功臣,尚食局送杏干来那次。朕好心赏他们一碟,结果他尝完就开始问东问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