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临走前去一趟关外(1 / 2)
郑芝龙已经准备走人了。不然他还待在津门作甚呢?鞑子根本不会大举来攻杀。就是一直骚扰安西堡的祖可法部,也全是不被他看在眼里的汉兵。
当然了,这些人肯定也不会被鞑子看在眼里。不然看北塘外的那支兵马,内里就有八旗鞑子和乌真超哈兵,有一门门的大炮,看他们是怎么打仗的?
那都在北塘外头修起了一座兵堡了。从来不主动的去硬拼北塘北营炮台。只偶尔叫津门总兵白广恩领兵来佯攻。
哪里似祖可法啊,隔三差五的就来偷袭,完全是靠人命来拖延工程的进度。郑芝龙在津门已经呆的没意思了。
毕竟就他现在手心里的这点人马,守在津门卫是安如泰山,可要想对京城有想法,就太痴心妄想了。
所以啊,等到安西堡筑成,那津门卫的整个防御圈也就大致齐活了。他就领兵带船北上。不是南下,而是北上。临走之前他会好好的在关外逛一逛。
郑军眼下的陆上战力是守有余而攻不足,但这也要看鞑子是什么样的。多尔衮举大兵南下入关,关外鞑子的实力还能跟原先一样吗?这绝对不可能啊。
郑芝龙忽的引兵杀到了关外,恐怕多尔衮在关内都要坐不安稳了。毕竟八旗的眷属,还有盛京城的一班子王公贵族,以及小皇帝顺治,那都还在关外呢。
所以,这也就给了他上岸逞一把威风的机会不是?
毕竟随后的一两年里他都不太可能北上的。因为啊,若是一切都顺利的话,就现在的天下局势,在郑芝龙看,那就是一个僵局。
郑军在关外、津门还有齐鲁,对满清都有牵制,但也只是牵制。依旧是守有余而攻不足。
而李自成似乎也稳住了脚跟,靠着晋西的险要地势,靠着潼关的险要,李自成只要能稳下来似乎也能守住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
而明军就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别看崇祯帝干的热火朝天,而左良玉也没跟金陵政权翻脸,可南明兵马的战力之弱,所谓‘百万大军’的实力之虚假,叫它完全就是一个美丽的泡沫。
至于张献忠,他还是先将川中都摆平了说。
这今后的局势啊,恐怕还是李自成与满清的争锋唱主角。其他人等都是打酱油。
郑芝龙也正好积蓄实力,再摆平了南洋,短期内解决了后顾之忧。
当然,这只是郑芝龙个人的想法,或许还有李自成的想法,但这绝不是张献忠的想法,更不是崇祯帝和左良玉的想法。
随着李自成的倒霉,随着一支支大顺军从汉中、荆襄被抽调去,左良玉和张献忠立刻就有了反应。
前者上书金陵,言语自己要恢复荆襄。实则就是看到李自成有些自顾不暇了,袁宗第都已经引着大军北去了,还带走了白旺手下的一些兵,后者实力可以说是跌落到近期里的最低谷,那他左良玉如何不去痛打落水狗呢?都不用金陵朝廷催促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