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1433节(2 / 2)

加入书签

朝堂上一片静默。

周侍郎一脸的难以置信:“这怎么可能?距离萧遥说谋反,也不过十天而已。”萧遥当初攻打白羊城,用的时间可不短,这次攻打海原国都城,按理说不会那么快啊。

来人一再深呼吸,有些缓过来了,便说出自己知道的:

“据闻,萧将军被大夫救醒之后第三日,便领兵出征了。这次攻城,北军用了一种毁天灭地的攻城利器,不过一炷香时间,便攻破了还远程都城。随后一天攻下一座城……”

国土面积比较大,发展得也很不错的海原国,就此亡国了。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毁天灭地的攻城利器?你可曾见过,快一一道来。”

来人摇了摇头:“并不曾见过,不过远远听到响声震天,发现大地都在颤抖,虽因离得远,不如地动可怕,可有从事发处逃出来的人,说比地动还可怕,人若在近处,瞬间便四分五裂!”

皇帝和满朝文武的脸色瞬间阴沉起来。

比地动还可怕,人瞬间变四分五裂,那该有多可怕?

萧遥统帅12万大军,本身便是天生将才,再有这等攻城利器,岂不是如虎添翼?

皇帝脸色阴沉:“召集各处军队,准备北上围剿逆贼萧遥!”

一定要在萧遥壮大之前尽快杀掉她,不然,等萧遥壮大之后南下攻打京城,只怕无人可挡!

百官连忙听命。

他们都曾对萧遥出手,知道若萧遥当真攻陷京城,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所以此时,都没有了跟皇帝别苗头的心思了。

朝会结束后,皇帝忧心忡忡,食不下咽。

萧遥能轻易灭掉攻到大兴朝京师的北戎国,又能将相对强大的海原国灭掉,这是不是说明,只要她想,她能轻易灭掉大兴朝?

皇帝越想越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大兴朝去掉萧遥这员猛将,并不比北戎和海原国强大,甚至还稍弱一些。

皇帝彻底吃不下去了,回御书房转了转,便命人将自己的心腹召集过来。

等心腹来齐了,皇帝问道:“今儿召集众卿前来,是商议萧遥造反一事。众卿以为,她何时会领兵南下攻打我朝?”

礼部尚书和勤国公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礼部尚书回话:“如果她已经灭掉海原国了,只怕稍作休整,便会趁着先前的舆论余晖还未消散,即刻挥军南下。”

谋反属于失于道义的,可先前老百姓议论纷纷,都在讨伐皇帝与太子,对萧遥来说,她的造反,便变成有理有据了。

所以,萧遥为了渲染自己造反的合理性,最有可能就是尽快挥师南下攻打大兴朝。

其余众人皆点头附和。

方少忠迟疑片刻,才缓缓开口:“打仗需要粮草辎重,不知萧遥手上的粮草辎重是否够12万大军一路南征。若够用,她南征的脚步会很快,若不够用,只怕攻势便会慢许多。”

皇帝听了,马上看向户部侍郎。

户部尚书经常做甩手掌柜,因此户部侍郎只能多干活,他干实事,对数据便门儿清,当下道:“先前云往北边的粮草辎重不少,按照12万大军的消耗,最多只能再支撑两个月。”

皇帝听了,黑着脸:“竟送了这么多粮草?”

户部侍郎没说话。

他总不能说,户部不是很舍得,是皇帝迫切想让萧遥灭掉海原国,统一北方,才不断催户部多送粮草给北军的吧?

皇帝知道,此时再计较发生了的事也于事无补,当下继续商议,如果萧遥挥师南下,该如何应对。

户部侍郎说道:“萧将军手上的粮草不多,只要撑过两个月,一切便不成问题。”

皇帝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计议已定,皇帝决定,死守各座城池。

萧遥休整了两日,分派了人管理攻下的最后一座海原国城池,便准备于次日率领大军南下。

如今已经是秋天了,大漠的风光与中原格外的不同,一切都显得浓烈与雄壮。

檀云、梅三和庞三姑娘都说,马上便要南下了,想看一看这北国风光。

萧遥也正有此意,因此一行人出城看风景。

李公子、唐二公子等跟了上去。

庞三姑娘看着这塞外美景,叹了口气:“我想起看过的一个故事,真是伤感啊……”又忍不住哼歌,“你英雄好汉,需要抱负,可你欠我幸福,拿什么来弥补……”

檀云笑她:“才打了胜仗,你唱这些哀伤的歌做什么?”

庞三姑娘也笑起来:“这你就不懂了,若吃了败仗我才不唱这歌呢,就是打了胜仗,才会由着心情随便唱。”

看了一会儿雄壮的北国风光,李公子走到萧遥身边:“将军,你当真要造反么?”

唐二公子、许四公子等以及袁旭等听了,都看向萧遥。

萧遥点点头:“没错。”她知道,他们早就想这么问了。

李公子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再没有和解的可能了么?”

萧遥摇了摇头:“没有。”说到这里她美丽的脸庞上笼罩了一层怒意,那怒意让她的眸子变得异常璀璨明亮:

“皇帝对我有知遇之恩,所以,即使知道我爹和二叔以及几个哥哥死在太子手上,我也没打算做什么,只是要求皇帝处理太子,让我报了这杀父之仇。试问,为人子者,不该报杀父之仇么?”

她说到这里,愤怒的声音中融入无尽的冷冽之意,

“可是,皇帝不肯答应,而且还要对我二妹以及姨甥下手,后来更是丧心病狂对将军府出手,这样一个是非不分无德无义的君王,不值得我效忠!再有,诸位与我在外征战,想必也看到了,朝中百官只想着自己,从不想为百姓谋福祉,这样的朝廷,还值得效忠么?倒不如破而后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