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捡个失忆男人当老公 第256节(1 / 2)
她说完对苏小春点点头,苏小春也回以一笑。
“是的,倪医生说得很多,国外确实有专门针对此类儿童的特护病房。国家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老吃馊饭能有多大发展,还容易闹肚子。近一年国家在医疗上的投入大家都看得见,我们当然也要跟上国家脚步。”
“说得好。”汪景林率先鼓掌。
他赞赏的看向苏小春,“苏主任说得对,吃馊饭容易闹肚子。以前是条件如此,想发展没得发展。可现在不一样,国家要发展成医疗大国,我们堂堂市医院却还是现在这个水平,说出去可丢人。”
副院长脸色一变,不敢抬头,他觉得汪景林是点他呢。
汪景林点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赞同苏小春,这会许冠军脸色难看得很。
“苏主任,之后我们就这点再开会讨论,细细讨论。还有什么,你大胆说出来。”
苏小春笑弯了眼,“好嘞。”
“第二,加强横向联系,扩大行业影响。”
“市医院作为本省最大的医院,尤其是儿科,头些年负面影响太大。想扭转形象,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建议和其他医院展开合作交流,如向下级县镇级医院建立横向联系,利用休息时间去往下级医院讲课会诊,一,可为他们提高医疗水平,二,也可树立科室良好形象,做好口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当初杨建强等人败坏的口碑,仅靠苏小春一人并不能完全掰回来。既然城里难以扭转,那就往下兼容,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角度出发。
全省不是只有安城市,还有许多城市乡镇,做好基层口碑,慢慢转化,其实也是一样的。
尤其乡镇医院医疗水平不行,更需要有经验的医生下行教学指导。
这话一出,别说许冠军想骂人的,其实科室好多医生都想骂人。
目前其实有义诊活动,但那是各医院轮流,几个月轮一次,再从医院挑几个医生下去。
这活累不说,还不挣钱,义诊义诊,就是不收钱的啊!
去周边乡镇还好说,不算远的。但更偏远的地方,去一次得跋山涉水,可能折腾几天都回不来,这个活还真没多少人想干。
苏小春跟过几次义诊,了解这些情况。
确实,平时在医院工作就已经够累了,谁想多事啊!但是,国家医疗基础薄弱,普通卫生院出来的学生能懂的只有皮毛。精英集中在市区医院,若不向下教学,普罗大众的病谁能看好?
尤其儿科产科这块,相当于重灾区。
现在在家生孩子的妇女不再少数,卫生条件等都存在极大的问题。至于孩子,在大众心里,孩子拖大鼻涕是常事,孩子咳嗽拍拍背就好,孩子发烧拿烈酒擦身体。小病拖成大病,这事还少了?
没有常识害怕花钱等等,这能怪他们吗?怪不了,只能怪医学知识普及不够到位。
精英高坐,明明是被人民托举起来,是国家培养出来的,自然回馈人民。
“因为我是儿科主任,所以这只是针对儿科。之后儿科每周都会有义诊活动,从就近乡镇辐射到偏远乡镇,争取一年内把安城所属乡镇走完。”
如果不是汪景林在上面坐着,许冠军都想把拿来的本子甩苏小春头上了。
在医院坐着屁-股疼是吧?非得给自己找事?
万秀明一惯笑着脸也难看了几分,他年纪大了,不愿意折腾。苏小春这话就是整个科室都得转起来,工作量比之前要多很多倍。
钱凯还年轻,仍旧保有一腔热血,属于师父说什么是什么,甚至还跃跃欲试。
田茂则有点忧愁,但他心态好,反正都是工作嘛!
苏小春也知道自己这条提出来会有一堆人不满,说是儿科这样,那其他科室好意思干坐着吗?
可是21世纪,那么多大佬,哪怕是高龄已退休的,都愿意翻山越岭去义诊,甚至是跨省都可以。
现在这个年代比21世纪更纯粹,好医生也有很多,愿意做贡献的更是不在少数,但市医院好像没这个氛围。
苏小春觉得可能跟之前的管理的有关,领导者只顾钻营没有心思,下面的医生自然也有样学样。
还有就是现在国情问题,毕竟原来市医院那么好的老院长都能下去。
汪景林又点了点头,“苏主任说得太对了。”
“这些年的情况我都明白,大家怕惹事怕担事,不敢出差错。”
他重重叹气,“可咱们得本职就是要救死扶伤,我们穿着的这身白大褂,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只要我们行得正、做得端,怕什么魑魅魍魉。”
有些事他不能明说,只能稍微点一点。他只是痛心,医生是和平年代的战士,战士都退缩了,谁还能拯救普通老百姓?
“这一点也是我来以后想说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这份决心不只是儿科要有,整个市医院都需要。”
“苏主任,这一点很不错,之后你把你们科室的章程送到我这里,需要开会讨论。”
苏小春点了点头,“好,会议结束我再给您。”
汪景林明摆着支持苏小春,下面的人再有怨言也不敢抬头,只能默默继续听苏小春还有什么更厉害的发言。
“第三,认真钻研业务,争做行业精英。”
“近一年国家在医疗上有极大的进步,可医院却没跟上脚步,看病治病用药还是老一套。不断钻研,提高自身水平,不仅对自己有好处,也是对患者负责。”
“我们儿科会定下任务,熟悉每一种新药品,钻研病情诊疗方式,每周进行一次疑难病讨论例会。努力成为一个先进的、高水准的医疗团队。”
这点是每个医生都应该做的,医生们也都愿意提升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