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的老婆是知青 第16节(1 / 2)

加入书签

可宋向军自己却觉得很少。要不是因为这里的价格比外面贵了一倍,他还可以再挑些。

重生后,他只知道大米和鸡蛋的价格,其它东西的价格,因为年代久远,他已经不记得了。

他特地找芳姨借了只铅笔,把东西的价格记录下来,莫东亮看着他认真写字的样子,捏了捏自己布兜里的纸,嘴角微微一抽。

买了这么多东西,总共花了三十三块六毛钱。

第22章 、

芳姨拿了个干净的麻袋帮他装好,宋向军刚想掏钱,芳姨随口问了一句,“你要不要入会?可以低两成。”

宋向军掏钱的手一顿,低两成,优惠这么多?他挑了挑眉,“这入会是什么意思?”是会员卡的意思吗?

“就是交二十块钱押金,登记一下你的详细信息就行。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要退会,钱会原封不动还给你的。”

宋向军低头,皱眉不语。

看他有些犹豫,芳姨笑着补充,“你只是来我们这买东西的,即使我们真的被民警抓到,顶多会教育你两句,对你根本没影响。留下信息,也只是为了你退会的时候,好有个对照。”

宋向军想了想,的确如此,在黑市买东西对买家的确没什么损失,只交二十块钱,就能便宜两成,这种好事当然答应了。

“行,我入会!”

芳姨立刻回屋拿了一个本子递给宋向军,前面的页数都已经用夹子夹了起来,他翻开最新一页。

芳姨拿了一支圆珠笔递到他手里,“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家人,地址。都要写,而且一定要写正确,如果你退会的时候,哪怕只错一个字,钱都不能退给你。”

宋向军心一凛,立刻应了。

等他写完,芳姨又问,“你要不要票?我这也有。”

宋向军愣了一下,有些不可思议,“这里也卖票?”

芳姨笑眯眯地点头,“可以的,自行车票,手表票,缝纫机票,粮票,糖票,啥票都有。”

宋向军想了想,“粮票怎么卖?”

芳姨报了价,“一斤粮票一毛钱,十斤就是一块钱。这价格已经很低了,十年前,一斤粮票要二十多块钱呢。”

宋向军无语了,十年前那不是灾荒时期吗?价格贵很正常,现在又不是灾荒,不过,粮食也很重要就是了。

算了下,自己在这边买大米,和拿着粮票到供销社买大米,还是贵了许多,虽然这边大米要好许多,可也太贵了,吃不起。

他要了二十斤粮票,虽然他现在就在临江市,可却不打算在这边供销社买。

如果他回去的路上遇到民兵,大米有可能会被他们搜走,想想还是算了吧,拿张粮票怎么也比拿粮食要容易。

说实话,在村里买米其实更便宜,可他不想太招摇,而且全村估计只有队长家才有大米,他不想引起队长的注意。

本来他还想买鸡蛋的,可他要走那么远的路,尤其是山路那段,陡峭又崎岖,如果把鸡蛋给打碎了,多心疼呀。

想想还是算了吧。要了二十斤粮票后,宋向军试探着问了一下,“自行车票多少钱?”

芳姨对这个大主顾非常有好感,他来这么一趟,都顶她干一天的了,脸上也不由自主露出了几分笑意,“凤凰和永久的票是五十块钱,飞鸽四十,其他牌子的三十。”卖一张票可以赚十块钱,她的提成是一块钱。芳姨眼巴巴地看着他,“钱不够先买票收着,这些票上都没有日期的。等攒够了钱,再买也是一样的。”

宋向军有些心动,想了想,“给我拿个飞鸽的吧。”

芳姨脸上笑开了花,“好咧。”

忙跑到屋里去拿票,很快就回来了,递给宋向军让他确认。

宋向军看了一眼,的确是飞鸽牌的自行车票。

芳姨又重新合算了一下价格,“一共是七十五六毛钱,八折之后是六十块四毛八。一共便宜了十五块一毛二分钱。”

宋向军点头之后,立刻掏钱付账。

买完这些之后,宋向军本来就要拎着东西告辞。

芳姨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你这要回村吗?要不到我家对付一宿吧?我男人也在家,你去了还能陪他唠唠嗑。”

莫东亮想着他似乎是从山上过来的,在旁边帮着一起劝说,“宋哥哥,天很快就要黑了,你这时候走山路很危险的,还是留下来住一宿吧。芳姨不收你房钱。”

芳姨也忙着附合两句,“那指定不能收。”

宋向军却想着,他一早就出来打猎,一整天不着家,他妈肯定会担心的,说不定还会让村里人进山找他,不能让她担心,忙摇头拒绝,“谢谢芳姨好意,我还是回家吧,反正也不是很远。”

芳姨看着这个小伙还挺能吃苦,对他更加有了好感。忙从架上取了一个手电筒硬是塞到他手里,“这手电筒你拿着,山路那么黑,你可得注意点。”

宋向军捏着手电筒冰凉的触感,心里有些感动,他摸兜想要掏钱,芳姨故作生气地板着脸,“一个手电筒而已,借你使使又不会少跟毛,你还跟你芳姨客气,只要你下回来还我不就成了。”

她说的这么真诚,其实都是因为有那二十块钱在兜着,并不怕他不还。

宋向军点点头,“会的,一定会还你的。”说着把东西往后一背,“谢谢芳姨。我先走了。”说完又对莫东亮打了声招呼,“东亮,再见。”

随后又深深地看了一眼陈伊容,见她正睁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不错眼地看着他,他神色微微有些羞窘,冲她点了点头,道,“再见。”

陈伊容点了下头,并没有移动身体。

芳姨和莫东亮把他送出门。

等人走远了,莫东亮有些好奇地问,“芳姨,你怎么连手电筒这么贵重的东西都肯借啊,以前你也不是个大方的人呀。”

芳姨看着他满脸好奇的小模样,有些好笑,“这就叫驳好感,知道吧?你小孩家家的不懂。反正就是两节电池的事儿,能搭上一个大主顾,为啥不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