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完颜宗瀚遣使议和吧(2 / 2)
……
“鸣金收兵!”
自打签军开始溃散,完颜宗瀚就一直在隐隐担心的事情,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
太原守军居然敢出城参战!
如果太原城下还有正军,哪怕是签军没有彻底崩溃,完颜宗瀚倒也不会把区区太原守军放在心上。
可是为了破开宋军的车阵,完颜宗瀚已经把太原城下留守的两万签军和一万正军也彻底压了上去。
如今签军彻底溃散,五万正军尽数压上之后也没能破开宋兵的车阵,就算是正军的疯狂进攻确实给宋军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己方的伤亡已经高到惨不忍睹的程度,宋军的车阵却一直摇摇欲坠又稳如老狗。
这仗本身就已经没办法再打下去了,而太原守军的出战,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完颜宗瀚也算是彻底体会到了完颜宗望在汴京城下的感觉。
太原城头上沉闷的战鼓声,还有金兵呜呜响起的退兵号角,让赵桓和种师道都为之精神一振。
对于赵桓来说,死守太原的王禀固然不错,可要是王禀只敢死守太原,那也仅仅只是不错罢了。
可是现在,王禀居然敢抓住机会出城野战,那可就不仅仅只是不错了。
那是相当的不错。
回头得给他升官,顺便还得让他发财。
“官家,要不要乘胜追击?”
种师道考虑问题跟赵桓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赵桓考虑事情完全是凭着天马行空的思维去考虑,简单点儿说就是夏姬八想,想到哪儿算哪儿,而种师道则是只考虑战争。
这是种师道自打跟着赵桓离开汴京之后就发现的一个问题——
当今官家不喜欢手底下的人考虑太多,既不喜欢文官考虑武将的事儿,也不喜欢武将去考虑文官的事儿。
所以种师道就不再考虑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转而一门心思的琢磨战争。
赵桓却摇了摇头,吩咐道:“不追,姚卿领三千骑去接应太原守军,其他的一概按照原定计划行事,保持军阵,往太原城下转移。”
此刻完颜宗瀚的心里那种哔了狗的感觉就更重了——
仗都打到了这种地步,金兵也是实打实的开始撤退,而宋国小皇帝居然还能沉得住气,不光一点儿追击的意思都没大有,就连整个军阵也是没有丝毫变化,只是以那辆巨大的御辇为中心,开始缓缓的向太原靠近。
这还是一个年轻到只有二十来岁的小皇帝?他他娘的是属乌龟的吗?
稳成这个鸟样儿!
完颜宗望也彻底看不懂了。
汴京城头,赵桓割发代首的那一幕犹在眼前,明明应该是年轻气盛,血性十足的皇帝,现在怎么就能稳的如同一个积年老贼一般?
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宋国小皇帝?
“要不然,断他们的粮道?”
完颜宗望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继而却又隐隐开始肯定这个想法——
十万大军需要的粮草不是个小数目,而太原又仅仅只是个方圆五十里的小城,估计也没办法支应十万大军所需。
倘若宋国小皇帝真就在这十万大军里面,那么不用多,只要派几千精兵去断了他的粮道,宋国小皇帝的这十万大军就会陷入缺粮的状态,甚至能不战自溃!
完颜宗瀚摇了摇头,反问道:“太原离汾州多近?离邢州、德隆府又多近?只要他们有几日的粮草可用,宋军基本上就立于不败之地,你又断的哪门子粮道?”
完颜宗望无言对——
确实是这么回事儿,自己和东王都是孤军深入,粮草一旦告罄了就是真的告罄了,可是人家宋国小皇帝是在自己国家作战,粮草随时都能从附近的城池获得补给,这样儿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断其粮道了。
甚至进一步想,太原离着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并不远,自己等人可以在宋国境内流窜,而宋国小皇帝自然也可以挥兵析津府,到时候自己等人一样要被迫撤兵回防。
就在完颜宗望胡思乱想之际,完颜宗瀚又接着道:“派人去议和吧,好歹先退回析津府。”
完颜宗望顿时有些傻眼。
遣使议和?
遣谁去?谁敢去?
萧三宝奴和吴孝民他们的人头可还在汴京城下的京观上摆着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