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130节(2 / 2)
隆庆帝把奏折留中不发,结果对方又接连上了三本奏折,一本比一本言辞激烈,无奈之下,隆庆帝专门把谢雪斋跟宋朗旭叫来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宋朗旭是真没想到, 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棉布价格降低?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产量小
价格贵,产量大本来就该降价, 尤其是这种生存物资, 人人需要, 凭什么卖高价?
匠人流离失所?怕是那些大棉布商家才“流离失所”吧?没想到自己心目中的高利润, 就觉得亏了,所以才要嚷嚷出来。
八成这些棉布商人背后站着朝中官员, 利益驱动下过来探口风,想要试着摇一摇
谢雪斋看完奏折,勉强压抑着怒气说:“纯属无稽之谈!棉布降价难道不应该吗?百姓人人都穿得起衣服, 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隆庆帝更为无奈,解释着:“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也晓得目前棉布的价格根本谈不上贱。还有很多贫瘠之地的老百姓,穿不上棉布衣裳。”
“只是, 粮贵伤民,粮贱伤农的道理,两位爱卿不得不考虑起来, 若是日后棉布产量再一步增加,该怎么处理。”
既然说到这个, 宋朗旭也心平气和的解释:“这些事情臣自然考虑过。土地有富饶有贫瘠,如果在本地卖不出高价,自然要送到外地去贩卖, 与外地交换物资,有些偏远区域不产棉花照样需要穿衣, 又有本地没有的特色物资,交换不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再说了, 织造技术进步也是常事,新技术出来之后,旧技术就该逐渐淘汰。如果没有这样的进步,人类还穿着粗布麻衣呢。棉布商们自己不思进取,反而要朝廷哭着求着他去进取么?那干脆所有人都倒退后原始社会,以树叶蔽体好了!”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只要肯动脑子,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一遇到小小麻烦就要上奏折,臣都不知道该夸御史们尽忠职守,还是见识短浅,浪费朝廷资源了。”
谢雪斋咳咳两声打断他的话,“御史们其情可悯。”
宋朗旭侧头看了谢雪斋一眼,没有接他的下半句,其心可诛。还是让皇上自己琢磨好了。
隆庆帝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后半句,慢慢也回过味来。
但他更想知道宋朗旭没说完的话,于是稍稍抬手:“那如果有一天,整个大江朝的百姓都有棉衣穿呢?又该怎么办?”
“棉布是会损耗的,穿上几年或是磨损或是破烂,终究不能一直穿下来,所以中间还是有可以计算的数量。如果有了一天,百姓衣食安定,岂不是皇上圣明?”宋朗旭小小的捧了几句,然后说:“到那个时候,去夜耀国,去夕南国,或者去榭方国啸天国贩卖棉布,一样可以。”
隆庆帝思路豁然开朗,原来还可以这样啊!他身子前倾,侧耳听着宋朗旭侃侃而谈。
“这几个国家,百姓一样需要穿衣,然而本地织造不够发达,棉布产量刚刚够,我们将大量的棉布稳定供应给他们,再换回他们当地的特产,岂不是两全其美?”
谢雪斋皱起眉头,争辩道:“那他们这些小国家岂不是赚了?”
“哪里能算得上赚了?我们将多余的资源卖给他们,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各取所需而已。像是夜耀国,本身就是天气寒冷不长庄稼,百姓温饱都成问题,换到他们的银矿铜矿,还能缓解我们的银荒铜荒,不好吗?”
“谢大人,如果有人天天给你送饭,花样繁多口味也不错,你会高兴吗?”
“那自然是高兴的,省事省心。”
“一天高兴,两天高兴,三年五年还会高兴吗?要是跟我们交易形成了依赖,大江朝的棉布穿在每个夜耀国百姓身上,即使上层如果想要搞点什么事情,也会遭到百姓的抗拒,不是吗?”宋朗旭说的很认真。
谢雪斋咀嚼着三年五年这个词语,发现这竟然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不动声色就用小小的棉布生意,将几个国家都捆在一起,利益与共,长此以往,就能把争端在无形中消灭。
他能想明白的问题,隆庆帝自然不至于看不清,闭目沉思起来。
其实不光是棉布,还有其他的资源......只要能够交换,对他们好处是大大的。大江朝能够吃肉,别的小国也能跟着喝口汤。
他骤然睁开眼睛,“具体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就问到宋朗旭心坎上了,他早就想过具体措施:“先攒够一批资源,足够覆盖到整个小国内的资源,然后几个地方同时上市,以闪电之资在对方百姓眼中亮相,那就大功告成了。只要打响名头,一切都好办。”
做生意嘛,还是他在行。
隆庆帝想过这个法子的胜算后,正色道:“宋爱卿言之有理,今日的谈话只得你知我知,后续如果需要做什么的话,朕会另行告知的。”
“遵旨。”
谢雪斋出御书房时长叹一口气,“今天的事连我都吓了一跳,没想到你竟然早就想好了法子。”
“我不光想好了法子,还想好了报复!”宋朗旭轻笑,“等着瞧吧,如果还有御史出来跳脚,不用我们出手,那些人也会自讨没趣的。”
他把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考虑周全,连具体怎么做都筹谋好了,隆庆帝也同意了这个说法,事情就等于定下了,他不光是个忠臣,还是个能臣。
那,那些还要左右横跳的御史成了什么东西呢?不识大体?不顾大局?自私自利?官商勾结?唔,反正不是什么好词。而且他们越是蹦跶的厉害,越是会被记上一笔。
嘿嘿嘿!
“你啊你,记仇!”谢雪斋明白过来,摇头叹息道,“但总归是对方先出手的,倒霉也是自找的。”
要是不乱蹦跶,不就没这回事了吗?
三番五次的上了奏折,结果全都被压下来,御史们自然觉得皇上是一心包庇对方,上弹劾上的更起劲了。
隆庆帝又不好直言外销计划,只能把不懂事的御史通通骂了一顿,什么不会想法子啦,不会为国考虑啦,大帽子一盖,盖的对方哑口无言。等到骂完了,这才说着大江朝幅员辽阔,贫瘠之地还缺棉布,送到那些地方贩卖即可。
御史们当然知道可以运到外地,这不是利润低还费劲嘛!能够轻松赚钱谁乐意费事呢?但眼看挨了一顿骂,皇上的包庇之情甚重,只能怏怏的回家闭门思过。
经此一遭他们算是看明白了,宋大人简在帝心,又有本事,压根不是他们能扳倒的。
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这个冬天过的极为惬意,要忙碌的事情不多,需要担心的地方也不多,偶尔跟人打打嘴仗,看看乐子,听一听夕南国的笑话,倒也是有趣。
夕南国的国主耍起了无赖,始终一来一回的写国书讨价还价,但隆庆帝更是胸有成竹,丝毫不慌。人质在手,笑看对手。
折腾了四五个月,最终还是夕南国主认了怂,先低下头,毕竟是亲弟弟,不是充话费送的,加上国太后反复施加压力,只能承认了此人还是夕南国小王爷,要来赎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