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刚就业时 第384节(1 / 2)
她听来应聘的学弟说了,前几天朱老师在经管应届生的几个班级群发了一遍校友招聘信息,虽然不是特意为路楠发的,但是那长长一溜的企业名单中,有路楠这所小公司的名字,并且备注了公司负责人即路楠本人的信息,包含她在岒江大学所读的学院与专业、是几几级的优秀毕业生等等,看得出来,这份名单是朱老师用心统计的。
路楠不认为这是市侩,毕竟每年的毕业生那么多,朱老师能够记住的,自然是其中比较优秀、比较突出的。
一溜企业名单中,还有刚毕业两年就为现在所在公司回母校招人的校友,但看朱老师的备注,他们只是在某公司人力资源部上班而已,或者是作为情怀吉祥物被拉过来凑数的。
回校招聘的经管学院校友中,总经理有十几位。
毕业五年的,仅路楠一人而已。
她特意再次给朱老师打电话致谢:“您知道的,我最近事情有点多,等招聘结束,我得好好请您吃一顿。”
朱老师笑着说:“师生一场,不说这些虚的。我知道,你忙完招聘还有老乔那边的事儿呢,饭不用着急,记下来,以后再吃。”
末了,朱老师还鼓励道:“好好干啊,路楠,你是咱们经管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希望未来,你是咱们岒江大学的优秀校友。”
“我一定努力!”路楠郑重承诺。
校招第三天,路楠在酒店会议室见到了五十多张年轻而朝气蓬勃的面庞。
她需要的业务,要有灵活的思维方式、有创新的精神,要大胆、要能吃苦……
如果说前两天吸引学生们的,是实习工资,那么今天路楠描述的企业前景才是更打动这群年轻人的心、激发他们就业热情的根本。
因为这位年轻的老板没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认为的‘社会人’的夸夸其谈。
相反地,她很真诚,有着一颗时刻保持学习的心。
说起饮料行业,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比她更懂了;
但她懂的又不止这个,她还和应聘者们说起了很多其他行业的发展方向,不是课堂上那些不切实际的大道理——总之,听起来就很有意思。
重点是:她还长得那么好看!那么有气质!
对此,路楠低头笑笑:不管是面对源川内部老油条、白酒行业经销商、还是白酒行业其他竞品公司的高管们,我都能把他们忽悠瘸,咳咳,不,是把他们说服,眼前的年轻人?当然不在话下。
中午十一点之前,一面结束。
有二十五名学生表示愿意去余安市进行二面——当然,不论最后他们是否与路楠签下试用期合同,往返车票都由路楠的公司报销、抵达余安市的住宿和餐饮也由公司负责。
这二十五名学生中,只有两名是路楠母校的,其余二十三人之中绝大部分都是大专生。
路楠很能理解。
销售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有很大的不同,众人皆知它入行门槛低、发展天花板高,并不是一个唯学历论的职业。
但是在普通人的认知中,读完本科去干销售,确实是‘可惜’了。
能够招到本校学弟学妹各一枚,大约还是托了朱老师的福。
这二十五人还需要到陶晓娟那边再次确认身份信息和协调出发时间,路楠顺势留他们吃了一顿酒店自助。
下午两点多,面试结束,路楠对陶晓娟说:“你也下班吧,明天你先去余安,安顿一下你自己,再把实习生住处落实一下。我晚几天回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路楠想,陶晓娟还不至于在刚入职就有从租赁房屋和购买办公用品的过程中赚取回扣的能力吧——如果能,且不被路楠发现,也是她的本事。
毕竟,那里是余安市不是陶晓娟生活了多年的海临市;
毕竟,路楠对余安市的物价很了解。
陶晓娟点头,她对自己上班后即刻要离开海临市这件事已经做了好几天心理建设了,虽然真的到了这一步,还是会有点舍不得孩子、舍不得家庭,可是,陶晓娟咬咬牙:坚持,我已经迈出第一步了,坚持!
陶晓娟走了没多久,方航就来了。
尽管已经十月份,他的脸还是晒得微微发红,路楠让他别着急:“你先喝点水,问卷结果我自己看就是了。”
方航一共发放电子问卷六千份,纸质问卷四千份,合计发放一万份,收回问卷9985份,其中有效问卷9863份。
在三天的时间内,能做到这样,已经算是不错了。
路楠接着往下看:
问卷受访者性别占比中,男性高于女性;
年龄分布倒是蛮平均的,从19——25岁各个年龄段都有;
在有效问卷中,非常喜欢和碳酸饮料人数占比在21%,比较喜欢的占比39%,一般的占比20%,不喜欢喝的占比16%,非常不喜欢的占比4%。
这个数据,倒是和路楠在几年后因为感兴趣,看到过的《20xx年华国饮料行业白皮书》中记载的数据有些相似。
之后的提问数据归纳也都很有条理。
这份总结报告清晰明了地体现了海临市这个准一线城市大学城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的高校生对碳酸饮料的认知和喜爱。
就冲这份报告,路楠觉得一万块钱调研费给的值,也可以这么说:方航这个年轻人,她应该是没选错。
↑虽然方航已经29岁了,不过路楠在心里头总是无意间地喊他年轻人。
【很奇怪,明明陈骁比方航还小一岁,自己却从来都不会把他看作弟弟。】
【果然还是有上辈子的霸总滤镜加持吧~】
第503章
“问卷调查内容设计的不错、数据统计也很清晰。”路楠对方航给予肯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