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41节(2 / 2)

加入书签

宋恂问:“您家二妮和三壮多大了?”

“三壮十七了,二妮十五。都是可以干活的年纪!”

“确实是可以干活了。但我们省渔有自己的招工条件,不满十八岁的,不在招工范围内。”

“那我不管,反正这就是我的条件,你们要是不能办,就别来谈什么合作不合作的了。”田婶捧住价格不松口,打定主意要借着这唯一的一次机会,让他们老田家翻身,改换门庭。

“田婶,一次性安排五个工作岗位,我们公司确实是没有编制,无法操作的。”宋恂笑道,“您的蟹酱确实是被出口公司相中的,但是其实并没被我们渔业公司相中。”

“宋主任,你就别糊弄我啦!没相中,你跑来我家谈什么啊?”

“我们公司的情况,全队人都知道,如果今年还完不成生产任务,很可能被上面撤销。所以,我们的重点是放在捕捞水产上面的。至于制作蟹酱,那都属于不务正业。您做得蟹酱确实好吃,但是工艺复杂,原材料难得,包装成出口产品还需要购买生产线。说实话,我是很犹豫是否要上马这个项目的。”

田婶沉默着没回话。

“吃蟹有季节性,单独为了一个蟹酱,就买一条生产线,实在是不划算。如果您这里谈不拢的话,也算是给我放弃这个项目找到充分的理由了。我还得谢谢您。”

宋恂确实很犹豫。

他跟田婶说的那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只为这一种产品开办工厂、购买机器,确实不值当,除非他们还能生产其他的类似产品。

贾红梅在一旁敲边鼓:“你家的这个蟹酱应该不是你独创的,是你娘家那边的口味吧?”

田婶斜眼看她。

“我们之前想过,去你娘家那边找配方,不过宋主任是个实在人,不忍心让你吃亏,拒绝了那个提议。想着通过这次合作,也让你家改善一下条件。”

田婶咬咬牙,还是不松口。

宋恂建议:“我说个方案,您要是同意,咱们就继续谈,要是不同意就只能算了。”

“那你说吧。”

“您家大妮的情况我了解一些。初小文化,不会说普通话,我就算是把她放到了电话员的岗位上,她也是去受罪的。不过,您家这个姑娘确实是能干人,我们公司是欢迎这样的同志的。”

田大妮是个沉默寡言的姑娘,他们进来这么久了,除了刚开始给他们倒水的时候说过话,之后再没开过口。

一直默默地在角落整理海带。

“我们公司的工会马上就要成立了,我身边缺一个能帮忙打理工会事务的帮手。”宋恂轻笑道,“我们单位的工会与其他单位又不同,除了船员本身,还得照顾到船员家属,做好船员大后方的安抚工作。听说您家田大妮在队里妇女之间的口碑很不错,您觉得让她来帮帮我怎么样?”

田婶心里是满意的,当不当电话员无所谓,只要能给她安排个正式工作就行。

“这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田婶追问。

“今年招聘的所有人员,除了十五个船员,全是临时工,包括电话员。”宋恂又保证道,“不过,你放心,每年会有转正名额,有您贡献的这个配方,她转正是迟早的事。”

“那我家其他几个怎么办?”

“您家大壮没念过书,二壮是初小文化,其实都是不符合我们这次正式船员的招工条件的。但是,因着您手里的配方,我可以给二壮一个正式工的名额,给大壮一个临时工的名额。至于您家里的那两个最小的,以后有了条件,您还是送他们去读几年书吧。年纪到了以后,来我们公司报考时,可以优先考虑您家的孩子。”

她家的大壮二壮打鱼的本事都没问题,如果正常招工的话,是可以选上临时工的。

宋恂给出的这个条件,看着挺热闹,但是只占用了一个正式工名额,又招进来一个帮他打理工会事务的临时工。

贾红梅配合地惊讶张嘴,强烈反对:“船员那边的招工基本已经定了,这会儿把老田家的人插进去,有两个人就要被刷下来!你这么干是要得罪人的!”

宋恂无奈地摆摆手,

见田婶还是没反应,宋恂起身道:“田婶,这是我能给出的最好条件了,您再考虑一下吧。如果您觉得合适,就尽快来一趟大瓦房,咱们商量后续事宜。”

两人从田婶家告辞,回到大瓦房时,刚进院子,就听到了里面的争吵声。

“哎呦,这一天天的,真是没个消停的时候。”贾红梅抱怨着,就快步跑进去看热闹了。

宋恂:“……”

发现他们回来,只有严秋实和吴科学关心了一下田婶蟹酱配方的问题,其他人还在吵吵呢。

“你这样安排就是不公平!为什么其他人都是接打电话,轮到我们这里就变成了命题考试?”几个女知青围着杜三泰要说法。

“你们都是知青,普通话根本不用考,能把我们南湾话说顺溜了就行!”杜三泰自有他的道理,“给我们打电话的,不只是省城那边的,南湾的也不少。你们连四和十都分不清,公社让十点去开会,你们给记成了四点。怎么当电话员?”

他们南湾话里的四和十是同一个发音,外地人经常闹出笑话。

不止这些知青,宋恂也分不清楚。有时候需要结合语境去推测对方说的是四还是十。

杜三泰给刚进门的两人讲了事情原委。

项小羽之后的五个知青,像是从她身上找到了通关密码。

一个个接打电话的时候,都是扯着嗓子喊的,生怕声音小了,对面听不清。

再加上,他们本身普通话标准,跟省渔的两通电话,很顺利的就完成接听了。

杜三泰觉得这样不行,电话员只招一个,这得考到啥时候去?干脆就把几个知青召集起来,让他们说南湾话。

知青们觉得这样不公平,同样的考试,内容却不同,有什么公平性可言?

李英英见到宋恂,便直接告状:“宋主任,考试形式和内容是提前说好的,公司总不能中途出尔反尔吧?”

她其实不在乎一个电话员的工作,接打电话枯燥得很,有什么可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