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292节(2 / 2)
夜尽天明,荥阳镇已经被夏军占领,几千名瓦岗军被夏军活捉,就连瓦岗军中,号称“飞将”的单雄信,照样被薛仁贵打成重伤。
种师道的中军、范仲淹的后军抵达荥阳镇,荥阳镇的战斗已经结束。
不过,因为惨烈的巷战,上千间民宅被摧毁,荥阳镇的民心下降,不少平民对夏军有怨言。
尤其薛仁贵、契苾何力与单雄信大战,摧毁了至少七十座民宅。
范仲淹到来之后,立即安排官吏,安抚人心,避免爆发起义。
“将单雄信押送至关中。”
范仲淹见薛仁贵活捉单雄信,于是下令将单雄信押送至关中,打入天牢。
天牢可以压制要犯的武力,即使以单雄信的武力,也无法逃出天牢。
“此人武艺高强,寻常武将也难以看守,我亲自将其押回长安。”
薛仁贵担心单雄信中途逃脱,决定亲自押送俘虏的单雄信。
“可以。”
范仲淹也知道飞将单雄信的勇猛,一千士卒押送单雄信,也不能保证可以顺利将单雄信押送至长安。
如果薛仁贵亲自押送,那么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范仲淹在占领荥阳镇之后,又部署城防,防止努尔哈赤反扑。
李密的瓦岗军依附努尔哈赤。
范仲淹攻占荥阳镇,从西边威胁到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必定会设法反击。
如果努尔哈赤无视攻占荥阳镇的范仲淹,那么与曹操争霸时,范仲淹的洛州军团突然出兵,努尔哈赤必败无疑。
李密在荥阳战败,率领败兵,逃至大梁城,投靠镇守大梁的皇太极。
“一向死守的范仲淹竟然出兵袭击荥阳?”
皇太极接见灰头土面的李密,眉头一皱。
范仲淹的洛州军团长期以来,一直龟缩在虎牢关内,始终没有出关,不料趁着风雪,一举攻克荥阳,获得攻略关东的桥头堡。
范仲淹突然出兵,这点让皇太极都无法预料。
“荥阳城不得有失,否则我们无法与曹操争雄。趁着夏军尚未立足,出兵败之!”
多尔衮带着他的部将,强势闯入,要求皇太极出兵。
皇太极不认同多尔衮的见解:“夏军于雪夜奇袭荥阳,必定有备而来,即使我们此时出兵,也未必可以夺回荥阳。”
“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你若不发兵,我带领本部兵马,夺回荥阳!”
多尔衮急于立下战功,在九子夺嫡之中取胜,于是不顾皇太极的劝阻,率领自己的部众,前去攻打荥阳。
“我与你同去。”
李密见多尔衮出兵,决定与多尔衮合兵,试图夺回失去的荥阳。
皇太极见多尔衮、李密离开,也不阻止。
皇太极唤来鳌拜:“你去告知父汗此事。”
“遵命!”
鳌拜纵马前去向努尔哈赤告急。
荥阳镇,薛仁贵带兵三百,押送单雄信,范仲淹部署兵力,阻挡八旗军。
“刺史大人,大梁的女真大军调动!”
范仲淹抵达荥阳,果然收到大梁城的女真大军调动的消息。
“种家军、契苾何力在前方迎敌,姜维、邓艾伏兵。本刺史随时领兵支援。”
范仲淹立即做出安排,调动各路兵马,迎战来势汹汹的多尔衮。
多尔衮打赢山海关大战,又入关横扫大顺军,是一员猛将。
多尔衮的天赋“奴役强化”,已经被张华势力获悉,因此众人知道多尔衮不好对付。
在荥阳镇东边的河流,种师道、种师中、契苾何力三员武将,率领两万兵马,在河流西侧列阵。
多尔衮、阿济格等八旗武将率兵前来争夺荥阳,李密、王伯当率领九千残兵,与多尔衮一起进军。
除了最精锐的八旗军,多尔衮还携带了一批奴隶军,作为炮灰。
多尔衮的天赋让这些奴隶狂热,战力不亚于低阶兵种,因此多尔衮始终养着一批不用军饷,只用猪食就可以养活的奴隶,用来消耗对方的兵力,减少八旗军的损失。
一个八旗牛录向多尔衮和阿济格说道:“两位贝勒爷,夏军已经在河流对面列阵,我们此时渡河,恐怕会被对方半渡而击。”
“他们以为凭借这样的手段就想要挡住我多尔衮?我所担心的事情,只是对方不愿离开坚固的虎牢关罢了。只要他们敢离开虎牢关与我在野外决战,我必败之!”
“此时天寒地冻,河流结冰,我们又多战马,河流处处可渡,他们凭什么挡住我们?”
“阿济格,你领一支骑兵迂回至上游渡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