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1 / 2)

加入书签

而且自己听了阿惠之言,选择在春耕出兵,急着决战的应该是宇文泰才对。

迟则生变,过于急切同样会凭生变故。

我贺六浑不急的呀。

而另一位重要谋士司马子如适时表示了对陈元康的支持。

一番考量后,高欢决定攻破华州,展现军威,让关中立场不坚者,好好看看自己的实力。

高欢西征也与历史上的沙苑之战有了第一项重大变化。

沙苑之战,高欢留了一支部队围华州,自己急急忙忙领军西进。

而这一次在陈元康的劝说下,高欢决定夺取华州,将其作为西进的桥头堡。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原因,经过与高澄在恒农一番拉扯,宇文泰的部众其实已经聚集在灞上,而并非历史上宇文泰当时身边不满万人。

陈元康走出帅帐,受了彭乐等人白眼,他也不以为意,只与司马子如道了一声感谢。

他跟这群人又不是一条道上的,只要心中的太阳一直照耀他,陈元康才不管彭乐等人如何看待自己。

望向东方,他还清楚记得高澄诉说关东军士骄狂时的忧愁模样。

为高澄分忧,他陈元康义不容辞。

不管怎么样,都要以小高王逐步推进,稳扎稳打的方针规划,作为出谋献策的最高指导思想。

没错,高澄虽然人没随军,但他还有最信重的幕僚陈元康跟随高欢入关。

这也是当初被高欢将陈元康强行抢走时,高澄所不曾预料到的。

在自己确定无法随军后,见娄昭君之前,他就与陈元康说过几句话,而这几句话恰恰就是让他在高欢急迫的时候,出言劝他冷静。

同时阐明了自己对军中弥漫傲慢情绪的担忧。

至少目前来看,陈元康出色的完成了这一任务,成功劝说高欢围攻华州。

高欢对陈元康毫无疑问是信重的,尤其是经过洛阳之变后,陈元康的处置应对无一不合高欢的心意,否则也不会强行将他抢来。

如今高澄麾下这么多文臣武将,高欢又何曾再次出手抢夺。

而陈元康在晋阳追随高欢多年,也让高欢对他的能力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也越发倚重,这才会命他随军西征,与司马子如等人一起出谋划策。

至于司马子如之所以出言支持陈元康,一来是陈元康所言确有道理。

二来是作为核心幕僚的他很清楚高澄的担忧,也了解陈元康与高澄的亲密。

毕竟是小高王在洛阳时的老搭档,儿子与他更是表面上的好兄弟,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将来高澄也会念着自己这份情。

关中,长安。

坏消息接踵而至,首先是高欢、侯景两路齐进,又有高澄屯兵恒农威胁潼关。

高澄这人纯粹就是恶心人,屯兵恒农一步不出,就单纯给压力,找不到一点解决他的战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