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2 / 2)

加入书签

别人忠不忠心是别人的事,自己的制度上不能有漏洞。

随着地盘的扩大,杨峥寻思着,该把暗营扩大一些,不仅针对外部,内部也要在掌握之中。

汉有绣衣使者,曹魏有廷尉和校事。

自己没有大义和名分,就只能牢牢抓紧权力,不留一丝缝隙。

秋风渐渐寒凉,士卒休整完毕,杨峥启程回临羌。

收获的季节也到了。

所有的根基都是粮食。

充足的粮食才能保障奴隶、待归、治民的体系运转下去。

秋收已经在杜预这个长史的主导下展开。

从临羌到西都、安夷、大小榆谷,如海浪般的小麦和粟谷被收割。

即便是奴隶,也能从内心中感到喜悦和安稳。

平日劳作,校尉府都会提供两餐干的,不劳作的时候,有两顿粥,偶尔还能见到荤腥。

士卒们吃肉,他们总能喝到点汤。

而这一成的粮食是纯粹意义上的余粮。

奴隶中的积极分子,协助管理者,还能多得一成的粮食。

不敢说多富足,比以前在部落中忍饥挨饿终归是强了很多。

能活下去,有口饭吃,五年之后能转为待归,十年之后转为治民,一些原本躁动的人,渐渐安稳下来。

第一百七十六章 狂言

整整一个多月,秋收才渐渐结束。

一车车的粮食运回西都,又送到各座城池,人心前所未有的安定。

“今年风调雨顺,一共收粮食六十五万六千九百石!”杜预脸上少见的带着喜色。

“这么多?”杨峥大喜。

穷怕了的人,能有这么多家当不容易。

“今年屯田有些仓促,很多土地还未完全开垦,大小榆谷、大榆谷等河南之地尚有不少沃土,明年若是安定,当收百万斛以上。”杜预信心满满道。

杨峥知道这不是吹牛。

司马懿屯田于天水、广魏等渭水两岸,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

三年之后,输五百万斛粟解洛阳饥馑。

以河湟土地之肥沃,一年百万石粮食还是保守数字。

现在新的奴隶马上到了,屯垦可以继续扩大。

也许是看到了沮渠部的下场,北面大山中残余的沮渠、羌胡部族全都出动出来归附,成为待归。

各部大人也异常配合,在西平城置了宅子,城外买了地,过起了安乐富足的日子。

这倒是让杨峥省了很多功夫。

暗叹这世上还是聪明人多。

一旦征讨西海的大军返回,等待他们的就不是待归,而是奴隶。

杨峥从来都是讲道理的人,道理讲不通“万不得已”才拔刀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