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谁怂谁孙子(1 / 2)
董一元不太想接纳这些俘虏,他们看上去没什么用,收进城里还还要再浪费粮食。
明军不缺水,但粮食就是一切,督管粮草的百户一天检查粮仓三遍,带麾下旗军仔细分配每一个人的口粮。
他们已经有一些哥萨克和射击军俘虏了,招不招他们进城,意义不大。
戚继光那边未必会一开春就能把粮食给他们送过来,何况就算开春就有粮食,他们仍需要为意外留有余量。
原本董一元打算,等他们再饿两天,派兵出去把火器、装备拿回来。
至于人,没啥用。
关于射击军或者说火枪手,都是哥萨克与蒙古人翻译的,对明军来说那就是一伙罗刹国斧铳手。
虽说这帮人看上去营养比哥萨克好得多,各个看上去身上有四两肉,几乎是他们一路走来所见最强壮的士兵了。
这个‘最强壮’,不算包括金国在内的大明士兵。
人嘛,打娘胎里就有高矮胖瘦之分,能长一米八的人,吃不饱饭好点的长个一米六二算够意思;情况差点刚长一米三就饿死了。
大明别的地方不说,长身体的半大小子入了北洋军府练武场,天天伙食费花的比军饷都多,伙食搭配倍儿科学,好多旗军本来能当骑兵,长着长着个字太大,最后只能当步兵。
而俺答汗没多少历史的大明金国,则同样也是个例外。
真说富裕,戚继光的征西军一路从东打到西,没见到任何一个国家比金国富裕。
别的不说,三百里板升农牧结合,四五万具装甲骑拉出来满地跑,一个小汗比蒙古正统大汗更具威势,吃饭上肉蛋奶菜一个不少,这是个什么成色?
北洋与金国的兵,一米六八都只能算个最低标准。
出了大明,别的地方的兵,但从身体条件上看真的没有能看上眼的。
都说拿破仑低,其实人家跟同时代的人欧洲人相比是大高个儿,普鲁士十万军队九万都比他低。
正儿八经是科西嘉的大高个儿。
如今情景之下,这帮射击军对董一元而言几乎一无是处,
不过这帮人很有意思,在城外居然自己跟自己打起来,让董一元觉得把他们弄进城里来,让旗军逗个乐不算坏事。
就这样,城里的俘虏已经达到百人之众,显著改善了听故事时狼多肉少的局面。
早些时候讲故事的哥萨克如今地位大幅提升,成为新的翻译官。
万历十一年冬季的伊斯凯尔城在一派宁静祥和中渡过,一直到年关,董一元才让哱拜的儿子哱承恩带几名骑手冒着风雪,把卡拉恰、库楚汗请回他们的都城,包了鹿肉饺子,一块过个年。
这事在库楚汗、卡拉恰及一众东奔西逃的西伯利亚汗国酋长看来分外魔幻。
他们在各个部落集结了上万大军,花了半个冬季的时间做悲凉决绝的战争动员,号召人们哪怕死再多人,也一定要夺回祖祖辈辈属于他们的土地。
哈萨克的首领乌拉孜更是急得跳脚,他叔叔塔武凯勒汗派他率军来驰援西伯利亚,主要目的不是帮库楚汗打仗,是为了盯着明军,摸清楚明军的真实实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