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1 / 2)
其实戚继光是真不想再继续往西打了,他的幕僚团意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就西伯利亚这土地,至少是当前米玉的暖房没普及开来的条件下,只能禁得住地广人稀的生存模式。
这不是战争打输打赢的事儿,而是战争打输肯定满盘皆输,但战争打赢也未必能赢家通吃。
因为罗刹国穷,他们拿下的城镇、村庄已超过上百,可咱就不说北京、南京、扬州之类的巨城。
他们从未见到过哪个可以比拟西宁卫那样的城镇,基本上每次进军,都是收到情报,全军兴高采烈,再三向情报提供人问询那是多大规模的城镇。
而后前军拔营而起,呼啸着攻城略地,最后各个垂头丧气。
他们想要攻打的,是西宁卫、凉州卫、山丹卫那样的大城巨镇,为此不惜动员火炮,把火炮搬运士累的像老黄牛一样,最后运到城下,费玉这帮搬运士被气得当叛军的心都有了。
他们看见的,只是红山堡、暖泉堡、红崖寺堡和野猪坡堡这类小东西。
说难听话,用重型火炮它配吗?
大部队已经意识到,在西北的土地上,也许永远都找不到像国内那样的超大规模城镇了。
再往西走,可就到欧罗巴了,欧罗巴是什么情况,戚继光这帮人也都了解,各军府情报共享的工作做的非常好。
放眼天下,可容纳十万人之巨城,凤毛麟角。
马德里才不过区区几万人,塞维利亚倒是有十万人,不过如今那得算上大明港,是两个行政区。
他们指望在这荒郊野地找到一座有几万人口的大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没有大城市,就没有足够的粮食,遍地小村庄还有数不清的百姓,对征西军只能是庞大的负担。
戚继光不愿意再打了,再打下去,他上百万人的军队就会变成二百万人的军队,可实际上他连三十万人的正规武装都拿不出来,却要养活二百万张嘴。
而游牧,又是一种产出非常低下的生产方式……没被戚继光分部落的游牧兵每天大口吃肉高兴得很,一旦被分部落,吃肉的日子就此结束。
那话怎么说?说是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他们一路西行沿途收拢抢掠的牲畜不知多少,万岁军与浙军将士又是吃肉吃惯了的,不懂也不想懂草原上的生存方式。
明军吃,从征军也跟着吃。
但多少牛羊架得住他们成天这样吃啊?
发现事情不对,需要可持续发展,从征游牧兵里就会断断续续被拨出人分封牧地,一旦牧地分封了,生存方式就改变了。
一个牧户养多少牛羊是有数的,今天吃了的羊明天不会再活过来,它只有活着,才能没完没了长毛、产奶。
为了让它们活着,牧民心力交瘁,防狼、防雪、防熊。
还得防着饿急眼翻越羊圈的游牧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