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2)
楚孑心里也明白,回答道:“谢谢老师们给我这个机会。”
“最后还有一项锦上添花的测试,”郑教授推了推眼镜,“但我之前看过你的跃动杯演讲,相信你没问题,你就纯粹当是展示吧,请你用英语翻译一下这段古文可以吗?”
楚孑接过郑教授递来的纸,发现是一段并不陌生的文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是来自《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的一段话。
而《礼记》正是秦汉之际,儒家的代表作品。
这段的大意就是讲述“大学”的宗旨,这里的“大学”指的并不是现如今所说的高等学校,而是指“博学”的意思。
所谓博学,就是要弘扬正大光明的品格,弃旧图新,才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只有知道自己要达到的境界,才能志向坚定,志向坚定后才能镇静,镇静之后才能心安,心安才能思考,思考才能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本末,每件事情也有始终,了解了本末始终的道理,也就知道事务发展的规律了。
楚孑对这段话也是感触颇深,他看向郑教授和富教授的目光,也知道了几位老师选择这一段的用意了。
不止是想要学习考古的学子,实际上,所有的学者,都应该以这样的行为约束自己。
而后,才有了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楚孑对这段话的意思实在是太过了解,而他的英文水平也是不俗,于是几乎不假思索,就将这段话翻译了出来。
他的翻译不仅是意思准确,语音语调也标准规范,引来了全场教授赞许的目光。
“好,我们的面试就到这里吧,”郑教授说道,“感谢楚孑同学。”
楚孑也对几位老师表达感谢之后退出了房间。
门口,马思远和史佳妤也没走,而是在聊天,看楚孑出来了,都问他面试的怎么样。
楚孑非常实在的回答道:“有点晕,感觉问了很多事。”
然后楚孑就把自己的面试流程给二人讲了一遍。
史佳妤笑了起来:“考古学就是这样的,又要懂历史,又要懂古文字古礼仪古建筑,最好还能懂点素描和英语,什么都得来一些。”
“是啊,而且最好还得身体好,能吃苦,”马思远掰着手指头,“到了工地还得吃糠咽菜,风吹日晒,没准还得和当地村民搞好关系。”
史佳妤看了看楚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楚孑这样的没问题了,看着就很有亲和力。”
马思远也点头:“还有一周就公布最终结果了,希望最后我们能成为同学吧。”
“好,”楚孑也笑了起来,“希望我们能成为同学。”
……
面试完成之后,楚孑就开始了更加拼命的看书、看文献外加看纪录片。
这些天他几乎不眠不休,一直在看这些内容。
很多时候,他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世界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