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移情后前夫后悔了 第23节(1 / 2)
两人一同离去,未作更多停留,也没有向身后之人打个招呼。
姜知妤今夜许是多吹了些风,直到半夏握住她的十指才后知后觉,自己竟是那般寒凉。
“父皇母后应当不知吧?”姜知妤小声道。
半夏在一旁极力摇头,“奴婢发现字条的时候,皇上皇后娘娘都已歇下,也并没有人前来打搅公主。”
“只是……”半夏话说了一半却忽然哽在喉头,勉为其难道:“公主,这里是围场,走兽众多,你一人孤身前往,总有着隐患,还好今夜是楚将军……”
哪里是还好?
姜知妤与半夏回到帐中,半夏小心翼翼地将她身上披着的披风取下,搁置在一旁的木架上。姜知妤抬手,将藏匿于袖中的匕首轻轻放在了桌上。
半夏这才留意到了面前那闪烁着金色的光泽的匕首,通体还带着繁琐的花纹点缀,在烛火下依然熠熠生辉。
“公主,这……”半夏一时语塞。
“你以为我要做什么?”姜知妤苦笑。
“我自然不是任意妄为,我有我的意图。”姜知妤的手悬在中途,迟疑了一下还是将匕首重新收到匣子中。
她只是想求个平安顺遂,却是那般的难。
明明知道在这场政治联姻的背后,注定会有相关的利害之处,前世的结局便是前车之鉴。
如今却也只能每日小心翼翼,生怕哪一日赐婚的旨意仍旧落在了她头上。
她挑起烛火旁的剪子,朝着烛芯剪去,瞬间帐中又亮堂了几分,橘黄的灯下她的影子映在一旁,她的脸也被照得有了些许暖意。
·
夜深风起,苏铭仍旧在外头守着。
他眼前一亮,只见楚修辰步履匆忙,神情似寒冬下的飞雪,清冷寒凉,不带情绪。
抬脚迈入了营帐。
苏铭意识到他面目严肃,想来是要要事处理,连忙跟上前。
“派人给我送点水来,”楚修辰缓缓坐下,顿了顿,“有些口渴。”
苏铭正准备离开,只听身后之人似乎语气中裹着情绪。
“要热的。……有些冷。”
·
姜知妤大概今夜是睡不着,所以便百无聊赖地收拾起自己所带来的东西。
因来得仓促,且她也不想携带太多首饰,脂粉奁内也只是稀疏带了一些常用的胭脂与香粉。
她的手在匣子上不经意地划过,却忽然想起了许兆元当时赠与她的玉佩。
有些事她倒是能牢牢记得,而一些小事却在无意间被她所忽视,遗忘在一旁。
那枚玉佩,她上一次所见,似乎是在薛国公的府上。之后却是半点印象也无了。
姜知妤原先就有着遗失物件的陋习,一直都是稳重的桑枝在一旁替她看管着,只要还在,那自然该是稳稳收在匣盒中的。
姜知妤自知里头没有。
因为在薛府之时,她似乎就已将那玉佩遗失在某一处。
大喜之日,锣鼓喧天,人影绰绰,若是当真掉在了某个地方,应当早就被人拾去了。
想起那枚玉佩的来历,姜知妤的思绪开始朝着久远的记忆而发散开来。
那还是曲朔十一年的花朝节,那时她只有十岁。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二月二,龙抬头,崇安城内呈现一片祥和之气。
三年前大显在与匈奴的一番交战中残败,失去了战略要地的城池邕州,此地易守难攻,两位将军先后在此番战役中殒命,大显国力也大受影响,直到两三年后,才开始逐渐恢复生机。
百姓庭院前,姑娘们将剪好的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讨个彩头赏红之意。花神庙内更是人流如织,大家向花神祈求将福,保佑花木繁盛。朱雀大街上,流光溢彩,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雪连下了数日,在今日却戛然止住,街上的积雪也已慢慢消融开。
不过因为地面仍较湿滑,往来人群依然小心翼翼走着。
十岁的姜知妤人小鬼大,披着红刻丝灰鼠斗篷,手中还抓着新折下的桃花枝,挤入人潮里,个子较小的她灵活地在缝隙中穿梭,犹如得水的鱼儿,娴熟且活跃。
“公……”半夏在后方追着,“小姐,你等等我呀……”
姜知妤还是第一次出宫,便被宫外的繁华迷了眼,被风吹得发红的脸上仍旧挂着满满的笑意。
半夏好不容易才在一小摊面前找到了她,一边喘着气一边道:“奴婢都差点找不到你了。”
姜知妤看着做糖人的匠人将做好的小兔子递到了自己面前,她立即喜滋滋地接过手,还不忘朝着半夏炫耀。
左手是糖人,而右手则是今岁城内开得最早的一株桃花的花枝,她笑得格外灿烂,将花枝递给了半夏,“送给你啦!”
半夏自然接过花枝,未来得及等她缓上一口气,姜知妤又发现了前方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像一只灵活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跑去。
此时夜幕降临,崇安城处处挂起了灯笼,微风一吹,摇曳生姿,灯火通明。一匠人正使出浑身气力向四周打起了铁花。
姜知妤挤在人群中啧啧不已,眸中里映射着璀璨繁星。
她还是第一次见打铁花,向四周发散开的瞬间,犹如御花园中春色的千姿百态,又像含光殿外蹁缱起舞的蝴蝶,煞是好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