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122节(1 / 2)

加入书签

穆明珠这两项政策套在一处,正是其最精妙之处。

如今北伐短时间内无望,整理雍州南渡居民的户籍乃是常理之中;朝廷国库空虚,把雍州实土化,增加税收也是不得不为之。

只要藏起背后最深的意图,按照穆明珠的谋划,当朝廷一步一步把雍州握到掌心之后,士族再明白过来已经晚了。

皇帝穆桢垂了眼睛,在心中默想着穆明珠献上的这连环计谋,半响轻轻一动,道:“萧负雪怎么教出的你?”她并不是认真要问,只是一点感叹。

穆明珠微微一愣。

皇帝穆桢已经抬眸向她看来,自失一笑,摇头道:“不,不是萧负雪教出来的。这计谋他也想不出。”她仔细审视着穆明珠,神色有些奇怪。

就好比是匠人随手捏出的泥团,抛到烧窑中忘了,不知过了多久,给旁人取出来后随意看了一眼,却见那烧出来的瓷器流光溢彩、美妙绝伦,瓷器上闪着举世无双的纹样。

正如坐在皇帝身前的穆明珠。

皇帝穆桢凝视着这个小女儿,她从前竟不知其内中光华。

穆明珠任由皇帝审视,仍旧斜坐在石凳上,镇定自若,仿佛对她自己的提议很有信心。

“吱呀”一声轻响,皇帝穆桢离开躺椅,起身绕着水榭踱了两步,低声道:“你这计谋是如何想来的?”

穆明珠见皇帝起身,也立时站了起来,垂眸低声道:“女臣在扬州见士族豪族势大,主理后勤一事后又为朝廷财政担忧,每每夜不能寐,步步推演之下,便得出来这么一点蠢笨的法子。”

“不蠢笨。”皇帝穆桢清楚穆明珠只是谦虚的套话,仍是道:“是太精妙了。”她回头看向穆明珠,感叹道:“你如此年轻,便有谋国之才,是好事,却也是坏事。”

穆明珠抬眸看向她。

皇帝穆桢盯着她,道:“年少有才,最难便是藏起锋芒。从前朕派出去查财政的官员,四个里面死了两个,疯了一个,还有一个乞骸骨回家了。你今日这番提议,若是传扬出去了,纵然是公主之尊,怕是也难逃一死。”

穆明珠木着脸听着,想起前世最后那一夜,端着毒酒走来的秦媚儿。

其实这几年朝中政局还是相对平稳了的。

穆明珠记得她小时候那几年,就在齐云父亲上前线死了那阵子,朝中不时便有官员“病死”。在清理拦路者这方面,不管是世家还是朝廷,都很擅长用“毒酒”“暗杀”等方法。她之所以到现在还能安然站在桂魄湖的水榭中,不过是因为她从前所做的,未曾对士族造成真正的威胁罢了。占扬州一城,杀焦家一族,甚至是抓到参与废太子谋逆一案的人证,都还不过是“小事”。可一旦她要从制度上压制士族的权力,那她就该时刻警惕自己的小命了。

“女臣明白。”穆明珠沉声道。

一旦这番奏对传扬出去,她就激起了士族的“公愤”,届时布局未成而物议沸腾,恐怕皇帝穆桢为了抚定朝局,都不得不给士族一个“说法”。

“今日这番话,”穆明珠抬眸看向皇帝,轻声道:“女臣从未对旁人提起过。”

皇帝穆桢一挑眉毛,道:“不曾告诉右相?”

穆明珠一愣,摇头道:“连右相大人也未曾告知。”

皇帝穆桢舒了一口气,淡声道:“总算没白教导你。”她在水榭中绕行踱步,低声道:“既然是你提议的此事,自然还是由你去做。”

要分出雍州之后,再整理户籍,强雍弱荆,不是一项小工程。

去做这事的人,既要有足够的能力,又要在能在朝廷与士族之间坚定选择前者。

的确没有比穆明珠更合适的人了。

“此事要尽快做,却不能急躁。”皇帝穆桢越想越觉得穆明珠的计谋精妙,思量着慢慢道:“你这阵子可以选几个趁手的人一同去雍州做事。”

“是。”穆明珠应下来。

皇帝穆桢扬起脸来想了一想,搁下此节,转回最初的议题,道:“这伤亡将士的抚恤金,不如就从朕私库中出……”

“女臣还有一法。”穆明珠低声道:“母皇的私库,不如用来修葺宫室。外面如今传些闲话,说是女臣理财政,母皇连宫殿都得住没瓦的了。”

皇帝穆桢淡淡一笑,道:“既然知道是闲话,又何必在意?”又问道:“不从朕私库中出,你要怎么做?再杀一个焦家?”

“上庸郡激战刚过,朝廷不宜再兴兵戈。”穆明珠轻声道:“女臣这法子不需动兵,只需借谢钧谢先生的名望一用。”

皇帝穆桢微微一愣,见穆明珠没有主动解释的意思,便揉着胀痛的额角,带了几分疲倦道:“好。你自己看着办吧。”

穆明珠见状,知道自己该退下了,犹豫了一瞬,轻声道:“女臣写给齐都督的信,至今未有回音……”

皇帝穆桢揉着额角,淡声道:“齐云如今可写不得回信给你了。此事不急,朕已下诏,要陶明与齐云回建业陛见。届时见了面,再论你们的事儿。”

穆明珠听得第一句,心中一忧,疑心是齐云受了重伤,后又听得“见面”等语,料想总还是能救活的——难道是伤在手臂?

她心中猜测,面上只平静应声,见皇帝穆桢摆手示意,便悄然退出了水榭,想着上庸郡与建业的路程,计算齐云与陶明等人几时归来。

此时湖畔秋风瑟瑟,金桂洒落一地细碎残香,穆明珠走在青砖铺就的小径上,抬头望向高远夜空,见弦月如钩,纤云弄巧,不免生出一抹银河迢迢之叹。

第120章

朱雀大街的公主府内,樱红与碧鸢一同坐在明窗边的榻上分丝线,间或低语几声。

“今秋收了二斤鲜桂花,倒是能熬几锅好桂花糖。”碧鸢轻声细语道:“不过今年雨水多,做来怕是不及往年香甜。去岁的桂花糖不知还剩多少?可别连殿下处都供应不及了。”

樱红道:“还有半斤多,我亲自收着的。”又道:“还说什么桂花糖,我看殿下这几日连饮食都清减了。”

自梁国骑兵南下以来,公主殿下揽了总理后勤粮草的差事,忙得脚打后脑勺,连吃饭的时间都是挤出来;偶尔一日有了片刻空闲,却也没有享用美食的心情。

发生在上庸郡的战斗看似离建业那样遥远,可是战争带来的阴云仍是不可避免笼罩在她们头顶,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们的一举一动。

关于前线的战斗,朝中的争斗,两姝都不好多加讨论。而关于公主殿下的前程,公主府的未来,两姝都在忖度却不便讨论。

碧鸢沉默半响,轻声道:“是啊,从前每到秋日,殿下最爱吃宝华大长公主府中做出的桂花糕。昨日宝华大长公主府中送了桂花糕来,殿下却是一块未动,叫给底下人都分了。”她说到这里,想起什么,道:“哎呀,差点忘了——我那里还收着一碟桂花糕,是昨日翠鸽没来领的,再放下去可就坏了。”她似乎是要起身,但看了一眼分到一半的丝线,又有些犹豫。

樱红知道她的脾气,做事总是要一气做到底的,因此站起来笑道:“我去送吧,坐了半日正好走动走动,也看看那丫头这几日在忙什么。”

碧鸢抿嘴一笑,到:“有劳姐姐。”便仍旧坐在明窗下分丝线,只是眉心微蹙,心中对这场突然而至的战争颇有隐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