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本为老家(2 / 2)

加入书签

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牵着一个大约六七岁模样的小男孩准备进城,看到那些凶巴巴的守卫,孩童紧紧抓住老妇人的衣角慢慢的躲到了身后。

仲逸前对小男孩微微笑道:“来,这个给你,拿好了”,说着他将那两块“更大”的银子硬塞到了小男孩的手。

只听的身后老妇人一阵嘶哑的道谢之声。

……

此刻正值午饭时分,街行人往常少了些,但各种大大小小的酒肆、菜馆、面馆还有小吃摊确实热闹非凡。

几家口碑不错的酒楼里此刻人来人往,门口店小二却依旧朝着街过往的行人揽客大喊道:“好酒好菜里边请”,楼的客人将头探了出来戏道:这桌的菜还没呢?喊那么多客人进来,都来舔空盘子啊?哈哈哈……

一家老字号面馆,门口摆着几条凳子,排不到里屋的客人便临街靠窗围桌而坐,桌一大壶热面汤随便喝,小碗里一瓣瓣的大蒜,主食未,可那种专门吃面的感觉却表现的淋漓尽致。

路边小吃炸豆腐、雪菜丸子、热汤羊血摊前也有不少人光顾,正餐小吃?这些人大多饭量小或平日里不干重活。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大胃口”先在此垫吧垫吧,然后再去不远处的面馆来个大碗。

久居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凌云山,仲逸对此颇感新鲜,一路边走边赏,却不知前面是蠡县县衙了。

“劳烦二位差大哥通禀一声,说有人来访,要见樊知县”,说着仲逸便将书信递给门口的差役。

接过书信后,左右二人简单询问几句,然后施礼回应:在此等候。

片刻后,衙内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位一定是仲逸贤弟吧?来来来,快里边请”,说话的正是樊予。

这位知县等个头,身体微微发福,脸白白净净,一身绘绣溪敕的圆领青袍还算合身,只是腰间束带稍显紧促,不过这般装束在县城里绝对是最引人注目的。

“贤弟啊,我叔父与凌云子先生是故交,早想请你下山相助,以后这蠡县是你我兄弟二人的了”,樊予仲逸年长几岁,但若论待人接物,却仲逸老练许多。

“樊兄这是这里那里话?兄为官、弟为辅,兄为主、弟为佐,万不可乱了分寸”,樊予兄弟相称,若论起来到也能说得过去,但初次见面,仲逸还是觉得有些别扭:“樊兄,以后私下你我如此称呼,若有外人在,我还叫你一声樊大人,可好?”。

“也好,也好”,樊予哈哈大笑道:“果真是名师出高徒,贤弟所言甚是,考虑周全,依你”。

玩笑之后,樊予“我已差人备好饭菜,你在此歇息歇息,晚为你正式接风。县里人口、田产土地、钱粮税赋、刑狱、民风民俗等,这些事烦着呢,你以后慢慢了解”。

仲逸觉得眼前这位知县爽快利落、不拘小节,不过对于自己的职责所在却是一清二楚,这令他颇为欣慰。

末了,樊予拍拍仲逸的肩膀道:“贤弟,你务必要全力辅佐为兄,你我在此要大干一番”。

大干一番?仲逸明白了:看来这位樊知县是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相他对此早有谋划,如此更好。

夜光下,院内灯火闪烁,仲逸一时不太适应,毕竟与凌云山相差甚远。

硕大的包房,一张大红圆桌前众人相围而立、说说笑笑,见樊予缓缓而入,大家急忙前来相迎,客套几句后才徐徐落座。

“仲逸,满腹经纶,德才兼备,本县的好友,作为本县的幕僚,你们要相敬如宾”,樊予定定神,环视四周道:“仲先生初来此地,有些情况不甚了解,他要熟悉衙门里的一些事务,你们要全力配合”。

众人急忙点头附和,起身连连与仲逸碰杯敬酒。

“县丞李序南、主簿王进、典史曹正,还有……”,说着樊知县示意站在一旁的一个年男子走向桌前:“沈尘,沈捕头……”。

来,大家一起举杯……

樊予一一介绍,仲逸快速记忆着,他要尽快对号入座。

再次碰杯后大家算认识了,众人很快能融如其,大家说说笑笑,如同多年不见的老友相聚叙旧一般。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