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谈判上(2 / 2)

加入书签

以朱厚熜的帝王之术,以仲逸一个才入朝廷不久的小小翰林,还有凌云山的谋略之术。

如此交谈,或许才是二人皆能接受的。

某种意义说:也算是一种默契吧。

……

当晚,朝廷来了旨意:着翰林院正七品编修仲逸领钦差副使衔,去大同、北直隶、京城等处核查此次鞑靼入京一事。

但凡所涉及的衙门、武官员等,皆应全力配合。

同时,这个副使还要一个差事:离京之前,全权处置与鞑靼来使谈判事宜。

此次谈判:不得有损大明之威,谈判无果优于随意应允。

与此同时,宗武所在的千户所,也来秘密传旨之人……

次日午后,一个阴雨沉沉的日子,街百姓依旧忙于各自家事,这段时间以来,因为城外鞑靼之事,城不少人日常出入也受到一些影响,但更多是恐慌多于对策、言语胜过行动。

在普通家户、普通人看来:城外的战事总会过去的。

如何应对?如何不应对?那都是朝廷的事儿。

为官难知民之苦,为民难解官之忧。

此刻,身为钦差副使,却专司与鞑靼谈判之事的仲逸来说:今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怪哉,既有副使必有正使,只是正使另有‘正事’,这两方交涉之事,自然也落在唯一的副使身。

只是,传旨太监事后曾秘密叮嘱仲逸:此次命他为副使之事,不会记入朝廷纪要,更不会载入史册。

包括身为翰林院编修的史官,也不得将此事记录入册。

仲逸不知此举为何意,更不知自己是否为孤例。但既已领命,又争锋眼下战事所迫,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同样部署的,还有仲逸去大同、北直隶、京城等处核查此次鞑靼入京一事的差事。

不知这一切,是否与自己昨日在朱厚熜面前的那番话有关系。

与当初在博野县调查繆大柱被杀一案一样,仲逸身边依旧有一批随从协助,因为次配合的缘故,此次的随从大多照旧。

除石成外,另有十二名随从,皆是来自锦衣卫北镇抚司。

无论与鞑靼交涉,亦或去各地衙门办差,带者这帮人,有时一个尚书侍郎还要管用。

初次领如此棘手的差事,尽管思虑良久,甚至于这个计划在很大程度也是自己提出的,但仲逸还是不得对慎之又慎。

起初,鞑靼俺答提出:派三千人入城进贡,此举无异于直接将他他们的目的付诸实际,而根本无需谈判。

当时,仲逸一口回绝:“臣子拜见天子,还要带三千兵马,成何体统?若担心城有变,何不由本钦差副使亲自出城谈判”。

末了,仲逸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脚下有何担忧之处?本钦差副使不带一兵一卒,如何?’。

鞑靼俺答得知这个回复后,极为惭愧,一向喜好动武的他本有争强好胜之心,如今大军兵临城下,却被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所耻笑,岂能示弱?

之后,鞑靼部商议一番,最后派出五十人小队,又一名专使,两名副使所率。

谁知仲逸依旧不许:除专司谈判之人外,随从不得超过十名。同时,无论参与谈判之人还是随从,皆只需称呼朝廷规制给予的官职,不得再冠以其他称呼。

最后,他还是那句兜底之话:若如不行,本钦差副使亲自出城交涉,无非都是大明的徒弟、大明的子民,有何所惧?

步步紧逼,其结果自然无须多言,鞑靼只得答应这位钦差副使的所有条件。

如此几番,一个时辰后,双方参与交涉之人才终于坐到了一起。

鞑靼部:一个名叫阿帖木尔的指挥使,以及身后的八名随从。此外还有一名官模样的年人,据他们所说,此人姓魏,只是个书办。

按仲逸当初定下的规矩:鞑靼部所派之人,只能报朝廷任命的官职,不得再冠以其他名号,他们确实照办了。

阿铁木尔曾与总务对决过,因此后连连升级,从当初的五品千户成为如今的三品指挥使,只要俺答所请,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而至于那位魏书办,不得而知了。

不过,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或许正是这位名不见传的魏书办,正是真正主导谈判之人。

至于阿帖木尔,或是想借此机会刺探城布防,亦或是担任安保之职。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派他来,是个壮威的。

毫无意外,对于仲逸而言,无论身处方位,还是谈判所需要的气势与士气,他早决定:不管来人多少,不管所来之人为谁。

他皆是一人应对。

当然,一旁的石成还是少不了的。

之所以留下他,非是因他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的来头,更不是因为他那过人的手段与身手。

作为必须的随从,除了正常办差外,还有另外一个职责:他们,是朱厚熜的一双眼睛。

充当耳目,或许是每个锦衣卫的初衷,亦是他们的宿命。

……

“这朝廷是没人了吗?这么大的事,怎么派一个小小的正七品,还是个翰林院的?”。

行过大礼之后,阿帖木尔终于开口了:“兵部没人了吗?五军都督府没人了吗?内阁首辅年事已高可勉强,但起码也得个尚书、侍郎什么的”。

“呵呵,指挥使大人言重了,我大明朝廷有个规矩:但凡遇到处置大事,派大才大德之人;但凡遇到不大不小之事,派等才德之人”。

仲逸微微笑道:“仲某不才,亦无甚德行,只能处置区区小事了,还请大人多担待”。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阿帖木尔只得转身向那名书办问道:“到底是哪里听过呢?”。

“仲大人,如今我部兵马在城外,一路也是所向披靡,事已至此,我等也不要逞口舌之快了吧?”。

魏书办示意阿帖木尔推后,自己则缓缓前道:‘咱们,还是说正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