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餐露宿,燥热的的沙漠、干涸的戈壁、生机渺茫的荒原,还有仿佛神鬼耸立的石林,终日狂风不绝,呜呜作响,仿佛鬼泣。
处处都是危机,有时候人会忽然陷入流沙之中,有时候会有蛇群挡路,有时候会有滚石落下,还有时候,晚上闭上眼睛,早上成了一具冰凉的尸体……
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验士卒的意志。
不过杨峥的军队与这时代的军队大为不同,宣义郎们尽心尽职,安抚着士卒的情绪。
锣鼓手们也派上用场,让枯燥苦闷的行军有了一些欢快气氛。
足足走了一个月,这支远征军才出现在阳关城下。
皇甫隆亲自带人前来迎接。
鹤发童颜,面色红晕,仿佛杨峥小时候看到年画上的仙翁。
据传,当年魏武曾亲自向他求教长寿之术,魏武崩逝已经三十余年,而皇甫隆看上去气色依旧不错。
历史上传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岁……
“晚辈拜见皇甫公!”杨峥不敢拿大,真算起起来,杨峥还是他曾孙辈的。
“杨将军折煞老夫了。”皇甫隆拱手施礼,笑容可掬,温和看着杨峥。
眼神虽然温和,却异常深邃,仿佛要穿透人心,但又让人不觉得难受。
“国家艰难,社稷危若累卵,幸有公秉持忠义,峥替大魏拜谢之,何言折煞?”
皇甫隆却笑了起来,笑完之后,感慨一声:“将军年轻有为,人中龙凤也!”
这话听上去既像是寒暄,又像是别有用意。
杨峥只当是客套话,与皇甫隆一起入关。
第三百六十五章 先手
中原烽火连天,敦煌却是雍凉的世外桃源。
先有仓慈,减免赋税、打击豪强,安抚百姓、沟通西域,遂使敦煌重现当年之繁荣。
后皇甫隆教作耧梨,广开沟渠,大力屯垦,鼓励节俭,敦煌越发富庶,成为凉州西域间的一颗明珠。
一进入关内,便感觉一片汉风中掺杂着西域胡风。
头戴毡帽胡须浓密的胡人牵着骆驼与汉人并肩走在街面上。
来往穿行的人群中还有不少身毒国的僧侣,双手合十,毕恭毕敬。
“不知将军何以讨马延?”皇甫隆出言道。
杨峥一听就知道他有话说,皇甫隆身为地头蛇,抚镇敦煌多年,而高昌就在隔壁,自然知己知彼,“还请皇甫公教我。”
积极听取他人意见,也算杨峥一大长处。
皇甫隆对杨峥的态度非常满意,抚了抚胡须,“高昌屯戍多年,人口富庶,将军若攻之,当动如雷霆,不可久战,以免伤及百姓,为外人所趁,马延志大才疏,不足为虑,然其子马循颇为骁勇,将军不可大意。”
这跟文钦父子颇有几分相像。
杨峥眼角余光扫了一下身边,张特、彭护、孟观、刘珩、皇甫闿、皇甫陶、庞青等人,羌汉将佐分列左右,马循一个人能骁勇到什么程度?
淮南二叛,文鸯的勇名传遍天下。
杨峥就不相信这世道还有比文鸯更猛的人。